烏拉蓋管理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因流經全境的內蒙古最大內陸河烏拉蓋河而得名,地處錫林郭勒盟、興安盟、通遼市交界地帶,南與霍林郭勒市接壤,東北與阿爾山市毗鄰。土地總面積50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5萬人,轄巴彥胡碩1個建制鎮(管委會所在地)和哈拉蓋圖、烏拉蓋、賀斯格烏拉3個國有農牧場,是錫林郭勒盟13個旗縣市區之一。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約占錫林郭勒盟總儲量的1/3,煤炭資源已探明儲量25億噸,為中灰、低硫、低磷優質動力褐煤,擁有內蒙古最為完好的天然草原672萬畝,野生植物850余種,素有“天邊草原”的美譽。
近年來,烏拉蓋管理區黨工委、管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堅定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各項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現代化烏拉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成功創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衛生縣城、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國有草場建設試點、國家“紅色草原”、自治區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全域旅游示范區,是內蒙古黨校綠色發展教學科研調研基地。正在爭創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中國天然氧吧”,國有天然草原植被平均高度達、蓋度、草產量各項指標持續位居自治區前列。形成了“現代精品農牧業、煤電清潔能源業、原生態草原文化旅游業”三大支柱產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國家優質肉牛新品種“華西牛”在烏拉蓋審定命名,優質肉牛、肉羊、牧草、燕麥、馬鈴薯等種業齊聚發力。形成煤電一體化的產業支撐布局,已建成國家能源賀斯格烏拉南露天煤礦(1500萬噸/年)、山東能源魯新農乃廟煤礦(500萬噸/年),正在建設江蘇能源烏拉蓋2×100萬千瓦褐煤高效利用超超臨界電廠。已建成九曲灣、布林泉、野狼谷3個國家4A級景區,正在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九曲灣5A級景區創建工作,全力開啟生態、文化、教育、旅游融合新篇章。
2024年,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0932萬元,同比增長5.1%。工業增加值實現345144萬元,同比增長5.1%。管理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2%。管理區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管理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8774萬元,同比增長2.2%。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75元,同比增長3.7%。管理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3884萬元,同比下降34%。其中,非稅收入47551萬元,同比下降59.2%;稅收收入161924萬元,同比增長6.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6770萬元,同比下降20.9%。管理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01075萬元,同比增長22.4%。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12433萬元,同比下降12.1%;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83225萬元,同比增長50.2%。從結構上看,短期貸款余額148493萬元,同比增長7.3%;中長期貸款余額234733萬元,同比增長101.2%。烏拉蓋管理區公路貨運量累計完成301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0.6%;公路貨運周轉量139518萬噸公里,較上年同期增長0.1%。公路客運量累計完成40萬人次,較上年同期保持不變;公路旅客周轉量累計完成9492萬人公里,較上年同期增長0.1%。
關注錫林郭勒盟政務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