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錫林郭勒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北緯42°32′-46°41′,東經111°59′-120°00′。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103千米;西與烏蘭察布市交界;南與河北省毗鄰;東與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相連。距北京直線距離460千米。
【行政區劃】錫林郭勒盟行政區劃面積20.26萬平方千米,轄2個市、9個旗、1個縣、1個管理區。全盟有32個蘇木、3個鄉、36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578個嘎查委員會、278個村民委員會、170個社區居委會。13個旗縣市(區)分別是: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鑲黃旗、正鑲白旗、太仆寺旗、正藍旗、多倫縣、烏拉蓋管理區。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錫林郭勒經濟技術開發區。錫林浩特市是中共錫林郭勒盟委、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是錫林郭勒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二連浩特市是中國通往蒙古國、俄羅斯和東歐各國的大陸橋,是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珠恩嘎達布其口岸是中國面向蒙古國常年開放的重要陸路口岸。
【人口】2024年末,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11.2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4.97萬人,鄉村人口26.2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6.38%,比上年末提高0.9個百分點。男性人口?57.51萬人,女性人口53.7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0.55萬人,出生率為4.91‰;死亡人口0.81萬人,死亡率為7.2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5‰。
【氣候】2024年,錫林郭勒盟地區氣溫偏高,降水顯著偏多,大風天氣多。全盟平均氣溫4.6℃,比常年(1991-2020年,下同)偏高1.1℃,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2高;全盟平均降水量413.2毫米,比常年偏多50%,首次突破400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新高。春季氣溫波動起伏大,降水分布不均,大風沙塵天氣較多。入春至7月中旬,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風沙塵與高溫天氣疊加致使西北部干旱加重。全盟發生干旱的面積達到八成多,西北部地區出現特旱,中部部分地區出現重旱,牧草未返青或返青后枯死,造成較重的經濟損失。汛期降水偏多、極端性強,暴雨洪澇等災害頻繁發生,使當地社會生產和基礎設施遭受了重大損失。秋季氣溫、降水均創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新高,大部分地區天然牧草黃枯期比2023年偏晚;入冬后天氣形勢平穩,未出現高影響天氣。
2024年,全盟平均氣溫4.6℃,比常年偏高1.1℃,與2023年持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2高(最高為2014年4.8℃)。各地年平均氣溫1.6~6.8℃之間,最高為蘇尼特右旗,最低為烏拉蓋。西烏珠穆沁旗、正藍旗、多倫縣年平均氣溫位居1961年以來最高,其余地區分別居2~6高。各地與常年相比偏高0.7~1.6℃。2024年西北部地區出現了三次大范圍35℃以上高溫天氣,最高氣溫達到41.5℃。全盟大部地區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31日至2月1日,北部大部地區最低氣溫降至-41℃~-30℃,南部地區-37℃~-25℃。
2024年,全盟平均降水量413.2毫米,比常年偏多138.4毫米,比2023年偏多176.7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新高,首次突破400毫米。各地年降水量274.2~680.7毫米之間,正藍旗、正鑲白旗、多倫縣、太仆寺旗年降水量570.0~680.7毫米,蘇尼特左旗、阿巴嘎旗、二連浩特年降水量274.2~299.1毫米,其余地區315.0~462.2毫米,其中太仆寺旗、多倫縣、正鑲白旗、二連浩特年降水量創歷史新高,太仆寺旗、多倫縣年降水量分別達到為680.7毫米、630.1毫米,均首次突破600毫米;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正藍旗、鑲黃旗、烏拉蓋、東烏珠穆沁旗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2~6多。
2024年,全盟平均大風日數36天,較常年偏多3天,較2023年偏少9天。各地年大風日數11~69天,蘇尼特左旗、烏拉蓋、二連浩特、蘇尼特右旗、阿巴嘎旗平均大風日數33~69天,其余地區11~29天。其中正藍旗年大風日數居1961年以來第1少,鑲黃旗居第3少。阿巴嘎旗大風日數最多,其次是蘇尼特右旗。
2024年,全盟年平均日照時數2710.8小時,較常年偏少293.7小時,較2023年偏少163.6小時。各地年日照時數2304.4~3041.8小時之間,阿巴嘎旗、二連浩特、蘇尼特左旗年日照時數2902.4~3141.8小時,其余地區2304.4~2866.6小時。
2024年,主要氣象災害有大風沙塵、干旱、暴雨洪澇。
全年共出現7次大范圍沙塵天氣,其中較強沙塵天氣有4次。3月27-28日出現的大風沙塵天氣導致阿巴嘎旗那仁寶拉格蘇木薩茹拉塔拉嘎查1戶3人受災,造成200平米棚圈的東墻倒塌,死亡14只羊,傷6只,直接經濟損失8萬元。
2024年錫林郭勒盟地區出現旱情整體偏重,中部部分地區出現階段性干旱,西北部地區出現嚴重的持續性干旱。入春后北部大部地區降水偏少,西北部地區一直未出現透雨,阿巴嘎旗春季降水量居1961年以來同期第1少,二連浩特、錫林浩特、蘇尼特左旗居5~8少。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阿巴嘎旗春季大風天氣較常年同期偏多3~14天,阿巴嘎旗大風日數達到36天。全年三次高溫天氣全部出現在西北部地區,且出現春末夏初時期。入春至7月上旬全盟氣溫偏高、降水南多北少分布不均、大風沙塵與高溫天氣疊加效應致使干旱加重。7月初全盟發生干旱的面積達到八成多,蘇尼特左旗北部、二連浩特北部、東烏珠穆沁旗西部達到特旱,二連浩特、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部、阿巴嘎旗中部及南部、錫林浩特中部達到了重旱。據災情上報數據統計,阿巴嘎旗旱情涉及6個蘇木鎮64個嘎查,受災人口共計5860戶17994人,直接經濟損失19845.10萬元;鑲黃旗翁貢烏拉蘇木18個嘎查受災457戶、1286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56萬元;蘇尼特右旗6個蘇木鎮受災,直接經濟損失9867.1萬元;西烏珠穆沁旗1個蘇木(鎮)14個嘎查受災牧戶1096戶、3361人,直接經濟損失約2709.5萬元;二連浩特市春季牧草未返青,受旱草場面積為577.2萬畝。
主汛期對流天氣增多,短時強降水多發。受強降水影響,正鑲白旗、西烏珠穆沁旗、鑲黃旗、多倫縣、太仆寺旗、正藍旗等地出現暴雨洪澇、雷暴、冰雹等災害,造成牲畜死亡、道路沖壞、農田草場沖毀,房屋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約達8200萬元。
【自然資源】錫林郭勒盟東西長約700千米,南北寬500千米,總面積20.3萬平方千米。其中,草原面積1741.38萬公頃,占全盟面積的87.12%。全盟林地總面積101.25萬公頃,占全盟國土面積的5.06%。林地中,喬木林地17.01萬公頃、灌木林地54.13萬公頃、其他林地30.16萬公頃,全盟森林面積70.5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53%(三調數據),有楊樹、榆樹、樟子松等喬灌木樹種160余種。
渾善達克沙地位于錫林郭勒盟中部,屬半固定沙漠,面積23564平方千米。地形以高平原為主體,兼有多種地貌單元,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和北部地形平坦,東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其間,形成廣闊的高原草場。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是位于西烏珠穆沁旗境內的古如格蘇烏拉峰,海拔1957米。
主要河流有20條,分為三大水系,分別是南部正藍旗、多倫縣境內的灤河水系,中部的呼爾查干淖爾水系,東北部的烏拉蓋水系。烏拉蓋河是錫林郭勒盟最大河流,全長548千米,發源于東烏珠穆沁旗寶格達山,由東向西注入烏拉蓋湖。錫林河發源于赤峰克什克騰旗,流注入錫林浩特市境內查干淖爾。錫林郭勒盟有大小湖泊470余個,總面積500平方千米。
土地資源情況,按照國家下發確認的2023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最終數據成果顯示,全盟現有濕地面積79.88萬公頃、耕地面積30.91萬公頃、種植園用地面積66.96公頃、林地面積102.12萬公頃、草地面積1741.38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10.83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4.26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7.57萬公頃、其他用地面積21.89萬公頃。
錫林郭勒草原是內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場之一,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區,境內有全國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生物圈監測體系的錫林郭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
天然草原分為五大類,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植被和其他草場類。草甸草原主要集中分布在錫林郭勒盟東北部和東部地區,以低山丘陵、高平原與寬谷平原地形為主,是森林向草原的過渡地段,草原面積17.96萬平方千米,優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錫林郭勒盟中部,是錫林郭勒草原的主體,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可利用面積893.33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的50.6%,地表水比較豐富,牧草質量好,優良牧草占50%-60%;荒漠草原位于錫林郭勒盟西部,可利用面積282.87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5.9%,植被屬旱生類型,植物群落主要由旱生叢生小禾草組成,并混生小半灌木與蔥屬植物,適宜飼養羊和駱駝;沙地植被主要分布在錫林郭勒盟的西部和中南部地區,植被是發育在純沙性母質土壤上的植物群落的組合,沙生系列植物為沙地植被的主體,伴有大量榆、柳、樺等灌木、半灌木林,沙地植被可利用面積239.40萬公頃,占全盟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3.6%。全盟草食家畜擁有量位居全國地區級首位,是國家重要的畜產品基地。主要畜種中地方優良品種有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烏珠穆沁白山羊和蘇尼特雙峰駝、烏珠穆沁馬;培育新品種有內蒙古細毛羊、內蒙古絨山羊、草原紅牛、錫林郭勒馬;引進品種有黑白花奶牛、西門塔爾肉牛等。
礦產資源情況,錫林郭勒盟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發現礦產88種,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43種,其中煤炭、銅、金、鍺、鉛、鋅、銀是錫林郭勒盟的資源優勢礦產。目前,全盟已發現上表礦產地264處,按規模劃分,大型82處,中型82處,小型96處,小礦4處;按礦產類型劃分,能源115處,金屬120處,非金屬29處。2024年,全盟累計探明煤炭資源儲量1123.67億噸。資源儲量在百億噸以上的煤田5處,分別為西烏珠穆沁旗白音華煤田、五間房煤田、巴彥胡碩煤田和錫林浩特市勝利煤田、東烏珠穆沁旗高力罕煤田。探明金屬資源儲量:鐵礦石量81400.8萬噸;錳礦石量306萬噸;銅金屬量155萬噸;鉛金屬量427.44萬噸;鋅金屬量1020.5萬噸;三氧化二鎢30.79萬噸;錫金屬量35.83萬噸;鎳金屬量7.02萬噸;鉬金屬量141.76萬噸;黃金142.38噸;銀3.76萬噸;鈷金屬量1.08萬噸;鉻礦90.01萬噸;鈦礦33.5萬噸;釩礦127.57萬噸;鈮礦9922噸;鉭礦16244噸;鋰礦45.07萬噸;銣礦31.44萬噸;鉍礦9.60萬噸;銻礦28.27萬噸;銫礦7096噸;鍺礦3305噸;鎵礦2674噸;銦礦3035噸;鎘礦1.94萬噸。
探明非金屬資源儲量:天然堿1662.5萬噸;硒礦109噸;化肥用蛇紋巖9.48億噸;鹽礦1413萬噸;石墨44.45萬噸;膨潤土28.8萬噸;玻璃用石英巖426萬噸;水泥用灰巖2.28億噸;芒硝4489萬噸;普通螢石礦石量6075萬噸;珍珠巖礦石量1066萬噸;飾面花崗巖礦石量372萬立方米。
石油埋藏分布較廣,二連盆地油田穿越錫林郭勒盟10個旗市,總面積10萬平方千米,探明儲量10億噸。
野生種子植物1200多種,分屬91個科427個屬。其中飼用植物671種,占全盟種子植物的51%,可栽培植物60多種,藥用植物422種,油料植物50余種,樹木18種。可供藥用的野生植物中,產量較高的有黃芪、赤芍、麻黃、桔梗、黃芩、甘草、防風、知母、杏仁等。蒙古黃芪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著名藥材。盛產蘑菇、黃花、發菜、蕨菜等。野生鳥類160余種,主要有百靈鳥、野雞、沙雞、蒼鷹、白天鵝、大鴇、大雁、黃鴨、喜鵲、斗雞等。獸類100多種,主要有黃羊、狐貍、狼、旱獺、獾子、罕大犴、馬鹿、狍子、猞猁、雪兔、艾虎、野豬等。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黑鸛、丹頂鶴、白枕鶴、青頭潛鴨、金雕、玉帶海雕、大鴇、遺鷗、蒙古野驢。
經濟社會發展?
2024年,全年全盟地區生產總值為1235.96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9.44億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88.94億元,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67.58億元,增長3.5%。三次產業比例為14.5:47.7:37.8。第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9.7%、48.3%和32.0%。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10848元,比上年增長5.1%。
2024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6.53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稅收收入104.29億元,增長16.5%,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6.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7.21億元,比上年下降4.4%。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41元,比上年增長5.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22元,增長4.5%;農村牧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56元,增長5.4%。
2024年,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4042元,比上年增長3.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7776元,增長2.3%;農村牧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277元,增長4.8%。全盟城鎮常住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8.0%,農村牧區常住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8.5%。
2024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0781人,比上年減少196人。全年農牧民轉移就業8252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848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809人,2024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2.11 %。
【農牧業】2024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5.67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6%。其中,谷物播種面積8.68萬公頃,下降8.7%;豆類播種面積0.12萬公頃,下降11.1%;薯類播種面積6.87萬公頃,增長25.2%。全年糧食總產量57.94萬噸,比上年增長19.7%。其中,谷物總產量18.86萬噸,增長2.1%;豆類總產量0.21萬噸,增長68.5%;薯類總產量38.87萬噸,增長30.4%。??
牧業年度,肉牛存欄236萬頭、肉羊存欄1067萬只,肉類產量達36萬噸,同比增長12%。奶牛存欄32萬頭,產量達66.5萬噸,同比增長10%。
年末全盟農牧業機械總動力201.02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0.3%。全年農村牧區居民用電量4.8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9%。
【工業和建筑業】2024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3.5%,股份制企業增長6.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13.0%。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0.5%,制造業增長23.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6%。分重點行業看,冶金工業增長36.2%,能源工業增長2.7%,化工行業下降0.3%,農畜產品加工業下降2.1%,裝備制造業下降31.6%。
全年原煤產量14357.2萬噸,比上年增長4.7%。發電量1139.3億千瓦時,增長12.0%。其中,火力發電量697.7億千瓦時,增長9.3%;風力發電417.8億千瓦時,增長16.3%;光伏發電23.7億千瓦時,增長17.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中,鮮、冷藏肉產量19.77萬噸,增長2.3倍;聚丙烯樹脂產量46.70萬噸,增長14.3%;鐵礦石原礦產量195.41萬噸,增長2.5%;鋅產量9.8萬噸,增長0.9%;乳制品產量9.15萬噸,下降5.6%;鐵合金產量18.08萬噸,下降14.7%;合成氨產量4.03萬噸,下降76.6%。
年末全盟火電裝機容量1702.5萬千瓦,比上年末增加134.5萬千瓦。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2288萬千瓦,比上年末增加320萬千瓦。其中,風電并網裝機容量2114萬千瓦,增加295萬千瓦;太陽能并網發電裝機容量174萬千瓦,增加25萬千瓦。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92.6億元,比上年增長8.4%;實現利潤144.3億元,增長11.1%;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2.1%。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75元,比上年減少1.08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68.82元,比上年減少0.04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9.3%,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年末資產負債率為74.2%,比上年末提升0.8個百分點。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年末全盟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建筑施工企業68戶,比上年末減少2戶。全年利潤總額為15220萬元,營業稅金及附加1386萬元。施工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2.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2%;房屋竣工面積41.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2.5%。房屋建筑竣工率為57.1%。
【服務業】2024年,全年批發零售業增加值76.56億元,比上年增長2.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83.40億元,增長4.0%;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6.39億元,增長3.4%;金融業增加值38.86億元,增長5.2%;房地產業增加值32.40億元,增長1.6%;其他服務業增加值214.16億元,增長3.6%。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5.81億元,比上年增長4.6%。
全年營業性公路貨運量累計完成4915.5萬噸,比上年增長7.2%,營業性公路貨運周轉量累計完成68.73億噸公里,增長7.3%;營業性公路客運量累計完成145.1萬人次,增長3.7%,營業性公路客運周轉量完成29846.2萬人公里,增長1.0%。民航貨運量1043.1噸,比上年增長53.2%;民航客運量143.7萬人次,增長15.4%。
年末全盟機動車保有量43.3萬輛,比上年末增長4.3%。按用途分,營運車輛2.5萬輛,下降0.03%;非營運車輛40.8萬輛,增長5.7%。按類型分,汽車41.8萬輛,增長6.3%;摩托車1.2萬輛,下降0.07%;掛車2542輛,增長7.3%。
全年電信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2.83億元,比上年增長1.5%。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652.87萬件,增長23.3%。全盟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83億元,比上年增長22.0%;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759.7萬件,增長44.0%。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338.68萬件,增長67.1%;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2420.76萬件,增長41.2%;國際及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0.27萬件,增長5.3倍。
【國內貿易】202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8.26億元,比上年增長2.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09.79億元,增長2.1%;農村牧區消費品零售額18.47億元,增長3.0%。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01.25億元,增長1.8%;餐飲收入27.01億元,增長4.4%。
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日用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4.5%,飲料類零售額增長27.3%,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增長27.0%,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4.7%,煙酒類零售額增長3.0%。
【固定資產投資】2024年,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1.0%。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9倍,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4.5%,第三產業投資下降4.2%。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1.3%。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8%。按項目隸屬關系分,地方項目投資增長17.8%,中央項目投資增長16%。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1.2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住宅投資24.5億元,增長15.5%;辦公樓投資267萬元,下降85.9%;商業營業用房投資3.2億元,增長16.3%。商品房銷售面積67.94萬平方米,下降16.8%;商品房銷售額30.48億元,下降19.7%。
【對外經濟】2024年,全年進出口總額109.22億元,比上年下降5.5%。其中,進口總額67.07億元,下降15.2%;出口總額42.14億元,增長15.5%。口岸進出口貨物量2505.49萬噸,比上年增長14.2%。其中,二連口岸2105.49萬噸,增長9.4%;珠恩嘎達布其口岸400萬噸,增長48.1%。出入境人員271.9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3.5%。其中,二連口岸258.81萬人次,增長74.9%;珠恩嘎達布其口岸13.13萬人次,增長49.9%。
全年全盟實際利用外資380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5.8%。年末全盟共有外商投資企業123家,年內新注冊外商投資企業12家。
【金融和保險】2024年,年末全盟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413.2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6%,比年初增加99.5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968.80億元,增長7.3%,比年初增加65.65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196.14億元,增長6.6%,比年初增加12.12億元;機關團體存款余額195.96億元,增長2.4%,比年初增加4.70億元。
年末全盟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409.5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3%,比年初增加131.05億元。其中,住戶貸款余額530.61億元,增長11.4%,比年初增加54.03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873.23億元,增長8.9%,比年初增加71.61億元。
年末全盟保險機構共有26家。全年保險業實現保險保費收入30.86億元,比上年下降5.1%。全年保險業累計賠付支出13.53億元,增長16.8%。全年人身險實現保險保費收入19.54億元,累計賠付5.09億元。全年財產險實現保險保費收入11.32億元,累計賠付支出8.44億元。
【社會保障】2024年,年末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90.1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52萬人,下降0.6%,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7.3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4萬人,增長1.3%;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中,在職職工19.09萬人,退休職工8.2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62.8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86萬人,下降1.4%。
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8.09萬人,比上年末增長3.8%。其中,企業人員參保人數13.60萬人,增長8.6%;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人數16.07萬人,增長0.2%。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5.85萬人,增長0.1%。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3.19萬人,增長2.7%;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692人,增長24.8%。
【科技、教育和文體】2024年,全年申報成功自治區級以上科技項目80項,撥付項目資金4592萬元(其中包括:前資助項目12項,資金2785萬元;后補助項目68項,資金1807萬元)。盟本級科技計劃項目17項,撥付項目資金900萬元。認定登記技術合同77項,合同成交額4.77億元。全年全盟專利授權量1037件,比上年增長28.6%。年末全盟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37件。
年末全盟共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4491人,在校生11950人,畢業生3891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8所,招生2604人,在校生8535人,畢業生2984人。普通高中18所,招生6384人,在校生18920人,畢業生6055人。初中21所,招生10145人,在校生28596人,畢業生9178人。小學71所,招生9734人,在校生63546人,畢業生10369人。幼兒園148所,在園幼兒27664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招生53人,在校生207人,畢業生66人。
年末全盟共有烏蘭牧騎14支。擁有文化館14座,公共圖書館14座,博物館13座。年末全盟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74%。年末全盟有線電視用戶12.3萬戶。
全年體育健兒在國內重大賽事中獲獎牌107枚。其中,金牌32枚、銀牌29枚、銅牌46枚。
【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2024年,全年全盟總用水量4.54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1.0%。其中,生活用水增長2.3%,工業用水增長1.6%,農業用水增長14.8%,生態補水增長10.9%。
全年完成營造林面積42.5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1.74萬畝,封山(沙)育林13.10萬畝,退化林修復17.68萬畝。
年末全盟確定的自然保護區13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7個,盟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93.4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67.89萬公頃。
全年全盟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1起、死亡11人,同比事故起數減少15起、下降57.7%,死亡人數減少15人、下降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