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盟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以集成化服務為抓手,以法治化建設為保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全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數字化轉型賦能便捷辦事。為破解企業群眾辦事“多頭跑、反復跑”難題,我盟全力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構建高效便捷的服務體系。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全盟2.5萬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網上可辦率達98.4%、全程網辦率達82.16%,通過數據共享與系統整合,推動21144個事項“全程網辦”、591個事項“跨域通辦”、519個事項“承諾即辦”、7463個事項“免證可辦”、11289個事項“掌上即辦”,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從“線下跑”向“線上辦”、從“分頭辦”向“協同辦”轉變。推進“集成辦”改革,以“蒙速辦·錫心辦”品牌為引領,推出“牛羊肉產業”“乳制品產業”等25個本地特色“一件事”服務,累計辦件量突破31萬件,辦理環節和時限平均壓縮超過60%;創新“極速審批+綠電直供”模式,推動蒙能百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97天內從簽約到開工,刷新新能源產業建設速度。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全面升級3.0版“一站式”企業服務中心,實現盟、旗兩級全覆蓋,盟本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置綜合窗口、幫辦代辦窗口、增值化服務窗口及自助服務區,通過“專員跟進+窗口聯動”模式,為企業提供開辦、投資建設、變更退出等全生命周期服務,涵蓋政務、法律、金融等領域,真正實現“只進一扇門、辦完所有事”。
市場環境優化升級,精準施策激發主體活力。我盟聚焦市場主體培育與發展,通過優化服務、完善機制,持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與創造力。強化“一站式”服務保障,依托3.0版企業服務中心,整合政務、法律、金融等資源,推行企業服務“一站辦”,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全盟實有經營主體達16.41萬戶,新增經營主體1.64萬戶,同比增長15.7%;推行市場主體登記和市場監管領域12類許可“1+N”套餐證照聯辦,辦理證照聯辦655件、證照聯銷221件,設立“個轉企”綠色通道,辦理“個轉企”302件,為市場主體培育提供良好環境。完善準入退出機制,嚴格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按季度開展違背清單典型案例歸集與通報,清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暢通投訴渠道;優化企業注銷服務,在標準化服務基礎上建立疑難登記事項定制化服務機制,針對特殊問題制定個性化方案,將一般企業注銷辦理時間縮短至5個工作日以內(不含公告期),降低市場主體準入門檻與退出成本,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和資源優化配置。
法治環境持續優化,規范監管筑牢發展根基。我盟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優化營商環境,通過規范監管行為、加強信用建設,為企業營造公平公正、穩定透明的發展環境。創新“信易+雙隨機監管”模式,將33個監管領域抽查事項從315項壓縮至255項,開展涉企“雙隨機、一公開”抽查557次,部門聯合檢查率達98%;印發《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意見任務清單》《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工作任務清單》,清理行政執法主體24家、執法人員371名、行政執法監督人員10名,2025年1—8月全盟涉企行政檢查3973次,同比下降67.5%;開展“法治體檢”106次,解決涉企問題81件,減少對企業不必要干擾。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實現信用體系建設覆蓋369個政府部門,歸集數據125萬條,在17個重點行業建立信用評價制度,完成信用修復1309次,實現失信企業跨省信用修復,以良好信用環境夯實市場經濟發展基石。
下一步,我盟將繼續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努力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優越的環境,推動全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成效,為建設現代化內蒙古貢獻錫林郭勒力量。

關注錫林郭勒盟政務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