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nrjwa"></abbr>
<cite id="nrjwa"></cite>

    1. <blockquote id="nrjwa"><td id="nrjwa"></td></blockquote>

      <u id="nrjwa"><samp id="nrjwa"></samp></u>
      <meter id="nrjwa"></meter>
    2. 天干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成人精品区,蜜桃AV抽搐高潮一区二区,亚洲全乱码精品一区二区,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亚洲av成人午夜福利,久久88香港三级台湾三级播放

      全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新聞發布會

      2025-02-19
      字號: 打印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邀請到盟人社局副局長劉明元、盟社會保險事業服務中心主任李旭陽、盟人社局四級調研員張巖峰、盟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李素蘭、盟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副主任楊志剛介紹全盟2024 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情況及2025年工作安排。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內蒙古日報駐錫記者站、內蒙古廣播電視臺駐錫記者站、錫林郭勒盟融媒體中心。

        首先,請劉明元先生介紹相關情況。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我盟人社工作情況。借此機會,衷心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人社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盟人社系統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落實國家、自治區決策部署和盟委、行署工作要求,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推動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全力實施“7+12”提質增效工程和專項整治行動,“五大任務”“六個工程”在人社領域落到實處,就業領域改革穩步深化、社保體系建設持續完善、人事人才工作創新發展、勞動關系保持和諧穩定,各項工作穩中有進、進中向好,惠企利民政策落地有聲落實有效,年度事業發展計劃和績效考核指標均超額完成,多項指標位居全區前列,交出了一份溫暖而厚重的民生答卷、發展答卷。同時,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人社改革發展實踐,在全區率先開展促進邊境地區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集體經濟組織補助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職業農牧民職稱評審、根治欠薪“未訴先辦”、“社銀一體化”服務邊境全覆蓋、人社專員“一對一”服務民營企業、為零工人員繳納“零工意外險”等創新性工作并取得積極成效,解決了一些制約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辦成了許多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特色更明。

        今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和人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辦好“兩件大事”,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實施就業促進行動為牽引,以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改革攻堅年”為依托,抓改革、促發展、惠民生、防風險,馳而不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

        第一,以就業促進行動為牽引,推動實現社會就業更加充分更高質量。把開展就業促進行動作為人社系統頭等大事,圍繞強化產業、企業、職業、創業“四業協同”,優化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公共就業服務保障“兩個體系”,精準推進政策落實服務落地,實現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更加優化、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年內,全盟城鎮新增就業8500人,農牧民轉移就業7.15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58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600人以上。一是聚焦產業發展布局,構建就業友好型模式。建立“行業+就業”機制,強化產業落地與帶動就業協同、招商引資與就業協同、企業用能用地保障與用工保障協同,落實重點行業就業崗位聯合征集歸集機制,推動產業與就業同向發力。圍繞“一核三重”(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重點發展現代農牧業、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高產業發展的就業帶動力。第二產業新增就業崗位3000個以上,第三產業開拓就業崗位8000個以上,第一產業、新就業形態就業規模進一步擴大。二是加強企業用工保障,擴大市場化崗位供給。深入實施“助企行動”,進一步優化完善惠企利企政策措施;實施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三年成長計劃,鼓勵因地制宜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和社區微工廠、特色小作坊、鄉村產業園,吸納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實施企業用工保障計劃,常態化開展企業用工服務活動。三是深化職業技能培訓,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按照“市場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培訓什么”原則,依托職業院校、企業、民辦培訓機構,廣泛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全年培訓規模達到8000人以上。加強職業院校訂單式培訓,培養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新增高技能人才1450人以上。四是優化創業生態環境,培育多元化就業渠道。推動創業園提檔升級,每個旗縣市至少建成1處公辦創業園(孵化基地);推行“隨時申請、隨時辦理”模式,擴大創業擔保貸款發放規模,在9000萬元以上;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對穩定帶動就業的再給予4萬元補貼。五是聚焦重點群體,健全就業支持體系。提高中小企業人才儲備計劃和就業見習補貼,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引導農村牧區勞動力、城鎮低收入人口和就業困難群體積極參與以工代賑、防沙治沙、農田水利等項目建設;落實就業幫扶工作機制,加強困難人員就業兜底保障,探索開發就業援助崗位予以安置。六是強化數字賦能,提升就業服務質效。建立“分層分類”的政策清單、“規范統一”的服務清單,推行“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高校、零工市場、工會驛站、商圈等優化升級20個以上 “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加快建立“零工市場”小程序,推動人力資源市場精準匹配。

        第二,以深化制度改革為引領,推動實現社會保障更加完善更可持續。進一步抓擴面、保發放、強監管,持續推進社會保障能力建設。依托跨部門共享數據等資源,實施“數據找人”工作模式,推動實現參保人數增長、參保結構優化,新增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3萬人、工傷保險1500人、失業保險5000人。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全面推開個人養老金制度。加大企業年金擴面力度,推動國有單位“全覆蓋”、私營單位“能建盡建”;積極探索建立補充工傷保險制度,解決靈活就業群體職業傷害保障缺位問題。持續推動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補助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各旗縣市(區)10%以上的嘎查(村)開展補助工作。繼續落實困難群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代繳政策,代繳率達到100%。健全完善政策、經辦、信息、監督“四位一體”的基金風險防控體系,持續強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協同,落實跨部門數據共享即時機制,嚴厲打擊欺詐騙保等違法行為,確保社會保險基金安全運行。

        第三,以技能人才培育為重點,推動實現人才管理更加規范更有活力。進一步健全人才引進、評價、培養、激勵等機制,不斷擴大人才規模、優化人才結構,接續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崗位管理改革。嚴格落實新出臺的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十二條舉措要求,緊密圍繞現代畜牧業、清潔能源、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的人才需求,精準引才聚才。加大知識型、創新型高技能領軍人才和復合技能型人才培育力度,積極選樹培養“錫林郭勒技術工匠”,今年新增專業技術人才800人以上,命名盟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0家。著眼邊境地區“空心化”問題,切實改進事業單位招聘方式,實施“三放寬、一降低、一允許”(放寬年齡條件、學歷條件、專業條件,降低開考比例,允許拿出一定數量崗位專門面向本旗縣或周邊旗縣戶籍人員或生源招聘)傾斜政策,著力解決邊境地區人才短缺和“招人難”問題。

        第四,以提升治理能力為基礎,推動實現勞動關系更加有序更加穩定。著力完善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理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勞動保障投訴舉報案件結案率、調解仲裁結案率、仲裁終結率要高于全區平均水平,力爭達到100%。持續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進一步夯實“雙駐雙查”工作基礎,推動工資支付保障各項制度落地見效。健全完善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調解仲裁和訴訟銜接機制,優化勞動爭議協商、調解、仲裁、判決“一站式”服務,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關系矛盾和信訪隱患問題。積極引導各類企業、工業園區開展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認定工作,加強勞動關系基層治理服務平臺建設,推動企業與職工共商共建共享。積極推進“和諧勞動關系單位”創建工作,40人以上企業達標率95%以上,20人以上企業達標率70%以上。

        第五,以數字信息技術為支撐,推動實現公共服務更加便捷更為高效。全面推廣人社服務與基層治理有機融合的服務新模式,進一步優化人社領域營商環境,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提高公共服務效能,打造“數字人社”服務品牌,推動惠企利民政策服務精準落實。持續開展“走基層送政策”“走流程優服務”活動,優化服務流程,實現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重點以線下“一門綜窗”、線上“一網通辦”為抓手,加強跨部門、跨層級數據信息共享歸集利用,讓政策找企、政策找人,使更多政策“免申直享”“直達快享”。大力推進人社服務向群眾身邊延伸,依托“社銀”服務網點、基層服務平臺,實現“就近辦”“多點辦”“幫代辦”,加快健全覆蓋城鄉、普惠可及、保障公平、可持續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下一步,全盟人社系統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全力落實好“兩件大事”“六個工程”“六個行動”,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在推動全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現人社擔當、貢獻人社力量。我先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感謝劉明元先生的發布。

        下面進行記者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先報所在媒體名稱。

        問題一:社保部門如何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助工作?

        請李旭陽先生回答記者提問。

        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助”工作的概念

        2023年3月,我盟在全區率先啟動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嘎查村集體經濟補助試點工作,是內蒙古首個從盟市級出臺政策推動工作的地區。2024年,我盟在每個旗縣市(區)確定1個嘎查村作為試點,通過定額補、掛鉤補和疊加補等多種方式,全面推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體經濟組織補助工作,實現制度全覆蓋。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自身經濟狀況,對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助是構建“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多支點籌資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緩解了個人繳費壓力,又通過集體經濟的參與,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擴面提檔”,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參保群眾。

        二、工作中采取的措施

        一是健全機制,加強組織領導。2023年3月,錫林郭勒盟人社部門會同組織部門印發《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助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及補助內容,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二是多方協調,突破難點問題。積極對接自治區社保中心,爭取支持,并與稅務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推進會,解決補助資金繳費環節的堵點問題,推進試點工作。三是交流學習,互學互鑒促發展。赴安徽參加座談會,學習經驗明晰思路。四是宣傳引導,提高補助積極性。做好政策解讀和經辦指導,蘇木鎮黨委發揮動員作用,嘎查村兩委做好群眾工作,形成合力。

        三、工作取得的成效

        兩年來,全盟12個旗縣市(區)41個嘎查(村)共為3021人補助了43.09萬元,其中6個嘎查連續兩年開展集體補助,4個邊境嘎查開展集體補助。烏拉蓋管理區巴彥胡碩鎮烏蘭哈達嘎查采取定額補助方式,按照每人20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東烏珠穆沁旗額吉淖爾鎮哈日阿圖嘎查按個人繳費檔次掛鉤給予補貼100元至500元;蘇尼特左旗率先完成全區首例政府補貼工作,為參保牧民疊加補助 100 元。我盟探索出的邊境地區集體經濟補助新路子,為全區開展集體經濟補助工作積累了實踐經驗,此項工作在學習強國平臺、新華網、人民網等各大媒體宣傳報道,《中國社會保障》雜志專題采訪報道錫林郭勒盟集體補助經驗做法。

        2025年,我盟將積極動員各旗縣市(區)擴大補助覆蓋范圍,探索更加豐富的補助方式,力爭有條件地區確定 2 個以上嘎查(村)開展補助,邊境旗至少確定 1 個邊境嘎查開展補助。鼓勵集體采用多種方式向困難群體和邊境地區傾斜,鼓勵社會經濟組織開展資助,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各地人社部門、蘇木鄉鎮、嘎查(村)形成宣傳合力,鼓勵集體經濟組織積極補助和居民個人積極參保繳費,宣傳好“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激勵政策,推動集體經濟與養老保險有機融合,有效發揮養老保險兜底保障作用,讓邊疆群眾感受到共同富裕的成果。

        好,請下一位記者提問。

        問題二:今年在推動就業創業工作方面將采取哪些舉措?

        請李素蘭女士回答記者提問。

        2024年,錫林郭勒盟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錫盟穩就業決策部署,全盟就業工作卓有成效,各項指標均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多項指標完成情況超出預期,其中:全盟城鎮新增就業10872人,完成年計劃的139.38%,歷史上首次提前7個月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實現了年初確定開局即沖刺的目標,月序時進度穩居全區前三甲。全盟失業基金征繳收入完成率位居全區第一位,2024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兩項指標位居全區第二位,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完成率位居全區第四位,就業工作總體水平位居全區前列。

        今年,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就業工作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扣自治區黨委政府、盟委行署關于“就業促進行動”部署要求,進一步強化重點群體就業、著力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全盟城鎮新增就業實現8100人以上,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71500人以上,推動全盟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不斷增強廣大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構建“大就業”格局。將就業擺在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產業政策與就業政策同向發力,加快推動部門間政策整合,行成覆蓋就業、產業、消費、財政、稅收等多維度政策清單,打好政策“組合拳”,激勵企業擴大用工規模。在重大項目確定、重大生產力布局中同步開展就業影響評估,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項目,提高第二產業就業比重,擴大第三產業就業規模,完善重大項目用工保障機制。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作用,壓實發改、農牧、能源、工信、教育、科技等部門責任,建立部門責任清單,形成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持續推行“政策找人、政策找企”服務模式,進一步優化就業創業服務事項和業務流程,制定分層分類“政策清單”和“規范統一”服務清單,確保各類重點群體、用人單位應享盡享政策紅利。

        二是促進重點群體就業。持續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空間,健全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強化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服務機制,落實“1131”(一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1次就業見習機會)服務、就業見習等政策“組合拳”,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保持穩定。抓實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強化勞務協作,培育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勞務品牌,鼓勵農牧民返鄉創業。發揮好公益性崗位兜底作用,健全優先服務、分類幫扶、動態管理援助機制,兜牢困難群體就業底線,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三是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對全盟企業用工情況摸底調查,準確掌握全盟企業用工需求、缺工情況和技能培訓需求,常態化建立“有活沒人干”的崗位清單。全面摸排掌握各類群體求職需求,建立“有人沒活干”的人員清單。按照“培訓緊跟需求走”的原則,動態調整職業技能培訓目錄。緊盯重大產業布局、重大項目落地、重點企業擴能等工程,實施重點項目建設前期就業部門提前介入機制,摸排項目建設用工情況,針對性開展“訂單、定崗、定向”技能培訓,提升技能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培訓與就業無縫對接。

        四是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推動創業園(孵化基地)載體建設,優化服務功能,為初創實體提供項目推介、創業指導、跟蹤服務、法務財稅咨詢等一站式服務。提升創業培訓效能,提高培訓后創業成功率。簡化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流程,解決創業者融資難題,組織開展創業項目推介、創業訓練營、創業大賽等創業活動,不斷優化創業服務,努力營造濃厚創業創新氛圍。

        五是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不斷優化盟市、旗縣、街道(蘇木鄉鎮)、社區(嘎查村)四級就業公共服務網絡,統籌利用各類資源,結合零工市場和社區就業服務點建設,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強化數字賦能,持續推廣“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推動更多經辦業務“網上辦”“一窗辦”“掌上辦”,常態化開展直播帶崗活動,擴大就業服務線上服務供給。持續夯實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升統計數據質量。切實推動公共就業服務下沉基層,實現就業公共服務資源、責任向基層延伸,推動各項就業政策在基層有效落實。

        請下一位記者提問。

        問題三:今年,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提出要扎實開展“六個行動”,其中“就業促進行動”與“重大項目謀劃行動”“助企行動”密切相關,如何將“就業促進行動”與“重大項目謀劃行動”“助企行動”結合起來統籌推進?

        請李素蘭女士回答。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盟委行署“就業促進行動”部署要求,深入實施重點項目、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精準落實各類就業扶持政策,緊緊圍繞“一核三重”產業布局,聚焦重大項目謀劃行動、助企行動,完善重點企業用工保障機制,充分挖掘就業潛力。

        一是堅持雙優先原則。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就業優先政策雙優先,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項目實施中,始終將就業作為核心目標,并在重大項目規劃中優先考慮其對就業的帶動作用。發展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勞動密集型項目,下好技能培訓、崗位征集及政策支持“先手棋”。

        二是實現“雙贏”目標。推動就業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互促互進,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特別是提高第二產業就業比重,第二產2025年新增就業崗位3000個以上,擴大第三產業就業容量,2025年開拓第三產業就業崗位8000個以上。通過就業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高質量充分就業雙贏目標。

        三是一體推進“就業促進行動”“重大項目謀劃行動”“助企行動”落地見效。“就業促進行動”與“重大項目謀劃行動”“助企行動”關聯度高,在推進就業促進行動中,需加強與兩項行動的政策協同、資源整合、機制聯動,確保三者統籌謀劃、一體推進。應統籌考慮就業、項目和企業的需求,確保政策相互支持。整合資金、人才、信息等資源,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確保就業、項目、企業需求信息及時互通。結合“重大項目謀劃行動”,聚焦產業發展布局,推動產業與就業同向發力。結合助企行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落實降低失業保險費率、一次性擴崗補助、創業擔保貸款、援企穩崗等政策,精準解決企業融資難、用工難等問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積極構建協同聯動、深度融合的工作機制,形成一體推進三個行動的強大合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好,請下一位記者提問。

        問題四:目前,我盟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如何?在推進“就業促進行動”中將采取哪些舉措?

        請楊志剛先生回答。

        截至目前,累計通過人社部門評價認定技能人才143243人,其中,高級工24891人,技師5784 人,高級技師 2540人,首席技師 2人,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梯次良好發展。現有盟級評價機構28家,區級評價機構備案站點9個,可認定職業(工種)近100個,認定級別基本實現了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全覆蓋。建設盟級技能競賽集訓基地9家,涉及汽車維修、皮雕、養老護理等13個競賽項目。建立了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盟職業技能大賽制度,近年來全盟各地487名選手參加比賽,評選“全盟技術能手”93人。通過參加自治區及國家級技能大賽,分別獲得“自治區技術能手”7人,為促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創建了良好的競技平臺。

        2024年全盟新增高技能人才2400人,完成任務218.18%:其中,技師以上653人,完成任務108.83%。肉餅、民族手工藝制作等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獲證606人。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任務。

        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盟委、行署兩辦關于印發“六個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快推進全盟技能人才評價提質擴面,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一是積極宣傳落實政策,充分發揮各類評價機構的主體作用,一方面結合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重點加強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等級評價,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另一方面積極推進養老、餐飲、配送、安保、社區服務等服務行業等級認定,滿足社會需求。第三是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技能評價工作。確保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450人以上。

        二是落實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主動深入企業、服務企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廣泛宣傳政策,指導企業備案,落實“新八級工”制度,推進企業自主評價,不斷提升企業職工職業技能水平。

        三是為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建設,舉辦2025年全盟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評選“盟級技術能手”20人以上,加強技能成果轉化,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大力營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良好社會氛圍,加快推進我盟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請下一位記者提問。

        問題五:我盟高度重視根治欠薪工作,采取了許多有力措施,請簡單介紹具體做法及2025年工作計劃?

        請張巖峰先生回答。

        (一)工作做法及成效

        盟人社部門把根治欠薪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推進源頭治理、綜合治理,2024年以來,主要通過四方面措施,切實保障農牧民工工資報酬權益。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深入落實國家、自治區和盟委、行署部署要求,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行業監管”要求,持續強化根治欠薪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責任落實。及時召開根治欠薪調度會,印發《錫林郭勒盟2024年根治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工作要點》,做好我盟根治欠薪各項工作任務,確保保障農牧民工工資支付制度落實到位。

        二是強化源頭治理。把落實工程項目工資支付保障制度作為源頭治理的重要抓手,印發《關于進一步抓好保障農牧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雙駐雙查”制度落實的通知》,通過定人包片包項目的“雙駐雙查”聯合監管,推進“治欠”向“防欠”轉變。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印發《錫林郭勒盟2024年度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及6個配套專項方案,進一步加強壓實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完善統一協調、有力協同的工作機制,加強各領域根治拖欠農牧民工工資綜合治理力度。

        三是強化動態監管。由專人負責欠薪線索流轉、督辦、匯總等工作,建立工作臺賬,實時掌握欠薪企業、欠薪人數、欠薪金額,妥善解決欠薪問題。2024年,“全國欠薪線索核處管理系統”中涉及我盟線索1777件線索,其中工程建設領域線索658件、非工程建設領域線索1119件,辦結率100%。

        四是強化督查檢查。開展“人社工作全領域、勞動用工全鏈條”勞動監察執法行動,共檢查467家用人單位,涉及勞動者2.04萬人。印發《錫林郭勒盟根治欠薪集中整治暨冬季攻堅專項行動方案》,在全盟范圍開展冬季攻堅專項行動,共檢查用人單位820家,解決欠薪問題301件,為780名勞動者追回工資報酬819.57萬元。

        (二)2025年根治欠薪工作計劃

        下一步,重點加強工程項目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落實質量,積極防范和化解欠薪問題隱患,執行“防風險、強監管、保穩定、兜底線”的總體要求,推進“治欠”向“防欠”轉變,切實維護根治欠薪領域社會穩定。

        一是強化制度規范落實。把規范落實工程項目工資支付保障制度作為源頭治理的重要抓手,落實好“雙駐雙查”聯合監管機制、欠薪案件限時核處反饋機制、根治欠薪工作考評問效機制,進一步提升根治欠薪工作的制度化水平。同時,強化法律政策宣傳貫徹和跟蹤落實,提高企業、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既要依法管理,也要溫暖服務,使監督檢查和執法過程成為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保障農牧民工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生動實踐。

        二是強化數字工地建設。以工程項目“五個一”(1個會議室、1個屏幕、1臺電腦、1個電子臺賬、1個勞動關系協調員)為抓手,推進落實“七個一致”(勞動合同、實名制登記表、工資確認表、考勤記錄表、銀行代發流水、實名制管理系統數據和農牧民工訪談情況保持一致),從源頭預防欠薪問題發生,切實保障農牧民工工資及時足額支付。

        三是強化排查處置質效。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開展聯合實地排查,聚焦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逐一摸排隱患、逐條化解風險。對欠薪線索和舉報投訴案件,做到快查快處、限時解決,做到欠薪問題不解決不銷賬,確保每條欠薪線索處置妥當。

        四是強化失信聯合懲戒。嚴格落實欠薪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進一步加強對企業失信行為的部門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對存在嚴重拖欠農牧民工工資違法行為的用人單位及相關責任人,納入“黑名單”管理,切實發揮“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作用。

        感謝各位發布人,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們,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αv| 日本www一道久久久免费|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精品无遮挡又爽又黄| 太保市| 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做爰69片免费看网站野花|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 在线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成年人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久热伊人精品国产中文| 亚洲精品第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国厂精品114福利电影免费|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月本道色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免费看欧美全黄成人片| 蜜桃臀av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址|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四卡五卡| 日本一区二区精品色超碰|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国内精品|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影院| 熟妇的味道hd中文字幕| 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 午夜福利偷拍国语对白|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区别|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乱码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个人免费观看WWW在线视频| 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国产精品无码a∨麻豆|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