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主動向社會介紹錫林郭勒盟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在全社會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盟委宣傳部舉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錫林郭勒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今天召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錫林郭勒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盟農牧局副局長賈振東、盟品牌建設促進中心副主任那日蘇介紹相關工作成效。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內蒙古日報駐錫記者站、內蒙古廣播電視臺駐錫記者站、錫林郭勒盟融媒體中心。
下面請賈振東先生進行介紹。
近年來,錫林郭勒盟緊緊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聚焦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以“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增加產量”為主攻方向,著力在補短板、揚優勢、強鏈條上下功夫,大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全面推動農牧業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強化供給保障,夯實國家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根基
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落實好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穩面積、提產能上做文章,向耕地、科技、創新要單產、要效益,堅決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糧食種植任務。2024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62.73萬畝,同比增加12.96萬畝,糧食產量50.49萬噸,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任務。全盟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95.19萬畝,占全部基本農田的33%。
積極探索解決草原過牧問題,認真落實自治區支持設施畜牧業發展若干措施,相繼出臺《錫林郭勒盟優質良種肉牛發展扶持辦法(試行)》、《促進渾善達克沙地及半農半牧區發展肉牛規?;犸曫B殖若干政策措施(暫行)》、《促進肉牛精深加工產業鏈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暫行)》等扶持政策,超載牲畜通過舍飼圈養、托養代管、聯戶育肥、提前出欄等方式共解決超載牲畜95.7萬羊單位。2024年盟本級安排1.6億元,新建標準化畜棚20萬平米,集中舍飼養殖基地67處、新增全年舍飼肉牛4萬頭。年內預計出欄牲畜872.02萬頭(只),肉類產量36萬噸。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奶業振興政策,成立奶業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出臺《關于促進全盟民族傳統奶制品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累計投資1.81億元(上級1.54億元、盟本級0.27億元),全盟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全盟奶牛存欄達32萬頭,年內牛奶產量將達到66.5萬噸;奶馬1.6萬匹,馬奶產量6000噸;奶駝0.22萬峰,駝奶產量1800噸。全盟獲得登記注冊的傳統奶制品小作坊發展到729家,SC食品生產企業36家,分別占全區的52%和60%。全盟加工80多種傳統和創新奶食產品,年生產奶制品6萬噸,實現年銷售額約17億元,帶動就業人數6000余人。
構建多元化飼草生產體系,建立飼草豐產區和匱乏區飼草產銷對接機制,完善飼草儲備體系建設、健全飼草交易價協調機制,全力穩定和平抑飼草價格,保障畜牧業發展優質飼草需求,提升區域性飼草料供給能力。到2024年,全盟天然打草場面積3000萬畝,人工種草達120萬畝,年草產量25億公斤左右,建成全混日糧加工廠63處,年加工能力達到200萬噸。
全盟基本形成以種畜場為核心、擴繁場為補充、核心群為支撐的現代畜禽育種繁育體系。建設了國家級核心育種場4處,其中肉牛3處,占全區首位,肉羊1處;自治區級核心育種場5處,占全區首位。盟級種牛場28處、重點種羊場10處,盟級肉牛核心群451群、肉羊核心群1500處,優質種畜年供種能力達5.5萬頭只。全盟建立劃定9個保種場(區),其中國家級3處、自治區級5處、盟級1處。
二、強鏈延鏈補鏈,補齊產業融合發展短板
先后出臺了《促進肉牛精深加工產業鏈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暫行)》《錫林郭勒盟促進羊皮羊尾加工利用產業發展壯大若干措施(試行)》,著力“延鏈、補鏈、強鏈”,集中力量建設好4個農牧業產業園區、2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3個國家農業產業強鎮,扶持壯大一批產業鏈領軍企業,延伸肉牛、肉羊、奶業、馬鈴薯等產業鏈條,積極構建主導產業突出、上中下游銜接、優勢特色彰顯、集群效益放大的產業鏈體系。預計,2024年,全盟肉牛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10億元,肉羊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75億元,奶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50億元,馬鈴薯全產業鏈產值達到45億元。全盟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24家,其中國家級5家、自治區級67家、盟級52家。
通過政策扶持和招商引進,補齊短板弱項,不斷延鏈補鏈強鏈,重點在牛羊肉精細分割、精品包裝、熟食制品、醬鹵食品和副產品綜合利用等方面發力,升級延伸生熟肉類、高端乳品、生物醫藥、保健食品等產業鏈,提高羊皮、羊毛、羊尾脂、骨血臟器等副產品的綜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農畜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主要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4%,羊皮、羊尾脂等副產品綜合利用率達85%。
我盟組建全區首個正處級品牌建設管理機構,專項推進全盟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工作。打造“錫林郭勒盟羊”區域公用品牌,制定出臺“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辦法和品牌零售渠道授權實施細則,向6家羊肉加工企業和4家銷售渠道企業進行品牌授權,推動企業與牧戶形成品牌共建、利益共享機制,通過提前鎖定、全程追溯、訂單收購羊源,以高于市場每公斤1.5元—2元的胴體價格與牧戶簽訂合同,實現養殖端的溢價。建設官方線上渠道和官方前置倉及冷鏈物流,拓展產品銷售渠道,實現產品溢價返補牧民機制。到2024年,“錫林郭勒羊”授權生產企業收購加工錫林郭勒羊110.9萬只,生產品牌產品1.57萬噸。官方線上渠道累計銷售1288萬元,前置倉累計入倉410.8噸,出倉395噸。制定出臺“錫林郭勒奶酪”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制定出臺品牌使用管理辦法、地方特色乳制品團體標準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措施,推出“錫林郭勒奶酪—中國人自己的奶酪”品牌口號,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推動錫林郭勒奶酪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2020年12月,“錫林郭勒奶酪”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2022年6月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22年列入“中國乳業新勢力年度影響力區域乳品品牌”稱號。全盟牛羊產業“蒙”字標認證企業達到6個、區域公用品牌2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3個、馳名商標2個,地理標志農產品5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名錄5個。“蘇尼特羊肉”成為全區唯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2024年地理標志保護工程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三、助力增產增收,激發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活力???
大力發展社會化服務,總結提煉區域服務中心模式、集體經濟組織服務模式、合作社聯合服務模式、專項服務模式4種模式,在5個旗縣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鼓勵支持服務組織拓寬服務領域,由耕、種、防、收四個方面的產中服務向產前、產后拓展延伸,最大程度促進農業節本增效。2024年,新增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70萬畝。
培育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家庭農牧場和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土地規范有序流轉、集中經營。2024年,認定家庭農牧場300家,規范合作社65個。選聘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輔導員120人。
發展壯大農村牧區集體經濟。一是持續鞏固提升農村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支持嘎查村積極探索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產業經營等多種發展路徑,豐富完善分配機制。2024年,全盟50%的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二是在全盟5個試點嘎查村推廣“統種(養)共富”模式,推動土地集中經營、牲畜集中飼養,促進合作經營向共治共富轉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三是2023年以來,在全盟50個試點嘎查村推進“三變”改革,促進農村牧區資源要素有效聚集,改進生產經營方式,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高質量發展生態畜牧業,持續抓好第三輪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落實,讓2.7362億畝草原“帶薪休假”。在西烏旗開展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帶動草原畜牧業標準化、規?;a業化轉型。
下一步,我盟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統領,注重運用抓工業思維抓農牧業產業鏈培育、運用抓服務業思維抓農牧業經營,持續深化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破解“地水種”瓶頸、提升“糧肉奶”質效上下功夫,扎實推進種養技術、種質保障、加工能力、裝備水平、品牌打造、市場營銷每個環節的工作,全力以赴轉方式、調結構、強動能,大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不斷夯實國家重要農畜產品基地建設。
感謝賈振東先生的發布。
下面進行記者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先報所在媒體名稱。
問題1:打造錫林郭勒奶酪區域公用品牌對于推動全盟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發展與農牧民致富增收有何促進作用?
請那日蘇先生回答。
錫林郭勒奶酪,蒙古語稱“察干伊德”,是錫林郭勒盟極具地方特色的優質美食,制作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北魏時期。近年來,在自治區奶業振興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盟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得到了極大發展,但由于錫林郭勒盟地方特色乳制品生產主體以小作坊為主,存在生產能力薄弱、產品種類單一等不足,嚴重限制了向區外市場拓展及實現優質優價的要求。
為進一步提升錫林郭勒奶酪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場占有率,打造“錫林郭勒奶酪—中國人自己的奶酪”品牌。2021年,盟委、行署啟動錫林郭勒奶酪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完成了品牌戰略規劃編制、視覺形象設計、宣傳片制作,以及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等知識產權保護工作。2023年9月,錫林郭勒奶酪區域公用品牌在呼市正式發布。經過三年的扎實推進,品牌基礎日趨穩固,影響力顯著提升。2023年,錫林郭勒奶酪入選內蒙古農牧業品牌目錄。2024年,錫林郭勒奶酪入選第三屆鄉村振興品牌節品牌興農典型案例,榮獲內蒙古知名區域公用品牌榮譽。
2024年,錫林郭勒盟進一步完善授權管理辦法,嚴格品牌授權門檻,明確屬地政府職責,品牌授權主體數量達到108家,授權主體生產奶酪產品2100多噸,銷售額1.8億元。通過建設錫林郭勒奶酪品牌產品追溯平臺建設,實現產品溯源管理,提升消費者信心。
2023年以來,委托國有公司陸續在呼市綠地藍海大廈、將軍衙署、白塔機場、塞上老街開設運營4家錫林郭勒奶酪官方旗艦店,在京東、天貓、抖音等電商平臺開設運營品牌官方店鋪,進一步拓展產品銷售渠道。加強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建立冷鏈物流運輸降低授權主體的運輸成本,為授權主體門頭牌匾更換、產品包裝升級補貼資金近60萬元。今年以來,利用各類平臺資源,推動品牌產品“進部委、進企業”,參加各類展銷推薦活動,擴大產品銷售覆蓋面,提高品牌“能見度”,為實現牧民增收、牧業增效、草原增綠,推動全盟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發展貢獻品牌力量。
好,請下一位記者提問。
問題2:打造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對全盟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引領草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有何推動作用?
請那日蘇先生回答。
肉羊產業是錫林郭勒盟基礎主導產業,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多年來,錫林郭勒盟三大肉羊品牌—蘇尼特羊、烏珠穆沁羊、察哈爾羊各自開展品牌建設,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總體看未能建立有效聯系、形成良性互動,各地區、各企業往往以“單打獨斗”的形式面對消費市場,品牌力量分散、產品邊界不清晰、渠道建設落后。為了整合全盟肉羊產業資源,集聚形成更大品牌聲量,對實現肉羊品牌溢價,推動錫林郭勒肉羊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2019年底,錫林郭勒盟委、行署組建籌備組,啟動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拉開全盟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大幕。2020年11月,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在北京正式發布,經過四年的扎實推進,品牌運營基礎日趨穩固,品牌影響日益凸顯。2022年,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創新發展典型案例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品牌建設優秀案例。2023年,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成為內蒙古唯一入選的畜禽類品牌。
2024年,錫林郭勒盟制定了更加嚴格的品牌授權和使用管理辦法,努力打造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升級版,優選6家羊肉加工企業和4家銷售渠道企業進行品牌授權,通過提前鎖定、全程追溯、訂單收購羊源,以高于市場價每公斤1.5元至2元的胴體價格與牧戶簽訂合同,實現養殖端溢價,推動建立企業與牧戶穩固的品牌共建、利益共享機制。自屠宰季以來,品牌授權企業共收購加工草原追溯羊68.8萬只,較2023年增加37.3萬只,同比增長118%,生產品牌產品319.6萬件、5172.3噸、產品溢價達18%,全盟有4013戶牧民從中受益,增收達1530萬元,戶均增收3813元。9月24日,行署制定出臺《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溢價收購訂單羊補貼方案》,引導授權企業在落實約定溢價收購標準基礎上再行溢價,以不低于55元/公斤價格收購訂單錫林郭勒羊。通過政策引導,各授權企業帶頭提高收購價格,在今年屠宰季,以高溢價(胴體價格55元/公斤以上)收購牧民訂單羊20.31萬只,帶動全盟羊價跟進上漲,對草原羊收購價格企穩上漲、牧民增收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2021年錫林郭勒羊品牌投入運營至2024年四年間,全盟累計加工品牌羊132.1萬只,帶動牧民增收5000余萬元。
品牌溢價、企業增效、牧民增收的關鍵,在于打通銷售渠道,為此我們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通過線上、線下零售渠道推動產品進入全國市場實現“優質優價”銷售。我們在京東、天貓、抖音等平臺開設運營官方旗艦店,在杭州設立官方前置倉,組建國有冷鏈物流公司,品牌產品已進入授權企業全國77家直營店、專賣店和100余家餐飲連鎖店。今年,錫林郭勒羊品牌全面啟動渠道發展戰略,通過品牌授權相互賦能,聯手中石油、蒙牛、云聯牧場、安娜傳媒等大企業、大渠道,依托“昆侖好客”、“冷冰器”等全國連鎖店,以及胖東來、盒馬、華潤OLE等頭部零售渠道,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推動實現牧民增收、牧業增效、草原增綠,持續奏響產業振新“新牧歌”。
感謝各位發布人,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錫林郭勒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錫林郭勒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到這里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