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nrjwa"></abbr>
<cite id="nrjwa"></cite>

    1. <blockquote id="nrjwa"><td id="nrjwa"></td></blockquote>

      <u id="nrjwa"><samp id="nrjwa"></samp></u>
      <meter id="nrjwa"></meter>
    2. 天干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成人精品区,蜜桃AV抽搐高潮一区二区,亚洲全乱码精品一区二区,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亚洲av成人午夜福利,久久88香港三级台湾三级播放

      錫林郭勒盟中級人民法院、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環境資源主題新聞發布會

      2023-06-05
      字號: 打印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錫林郭勒盟中級人民法院、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環境資源主題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到盟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侯毅、盟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薛強、盟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副主任楠丁、盟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格根燾力。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內蒙古日報駐錫林郭勒記者站、內蒙古廣播電視臺駐錫林郭勒記者站、錫林郭勒廣播電視臺、錫林郭勒日報社。

        首先,請侯毅先生通報錫林郭勒盟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工作情況。

        記者朋友們:

        現在,我向大家通報錫林郭勒盟檢察機關2018年7月至2023年5月期間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工作情況。

        錫林郭勒盟草原面積占內蒙古草原面積的四分之一,全國草原面積的十六分之一,是祖國北疆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近五年來,錫林郭勒盟檢察機關在盟委和上級院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對內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全面服務打贏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形成草原生態保護的錫林郭勒檢察模式。

        一是強化制度引領。堅持以“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的生態檢察模式作為促進全盟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實踐路徑。2018年8月,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立足檢察職能,制定《錫林郭勒盟檢察機關保護錫林郭勒大草原第一個五年規劃(2018-2023)》,以保護錫林郭勒大草原為核心,逐步部署開展保護森林草原、保護野生動物、服務綠色礦山建設、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農膜污染防治、環境保護稅收監管等一系列專項活動,主動服務錫林郭勒草原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助推保生態、護安全同步發力,山水林田湖草沙協同治理。刑事檢察工作中,對破壞環境和資源保護類犯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249人,依法不起訴68人。將刑事懲罰與認罪認罰、生態修復相結合,著力破解公益損害“輕刑化”與損害修復“高成本”的矛盾。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后果或刑事判決生效后仍未修復生態環境的及時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民事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提起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34件,依法訴請限期修復被破壞的草原28000余畝、林地80余畝,承擔草原生態服務功能損失費6億余元;訴請賠償野生動物資源損失等費用780余萬元。支持社會公益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1件,被告主動履行環境修復責任,承擔草原生態服務功能損失費30余萬元。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共立案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506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70件,已督促履行職責309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3件。督促恢復被非法開墾或占用草原62000余畝、林地2600余畝;督促保護被污染耕地23000余畝;督促清理各類固體廢物68000余噸。

        二是注重協作配合。主動爭取黨委領導和政府支持,加強與行政機關協作配合,積極開展跨區協作。檢察機關是“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職在司法辦案,責在以法律監督促溯源治理,近五年來建立協作配合機制6份。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與河長制辦公室共同簽發《錫林郭勒盟河長制辦公室、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關于印發河湖長+檢察長辦公室聯動協作制度(試行)的通知》,與林長制辦公室共同簽發《錫林郭勒盟林長制辦公室、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關于建立“林草長+檢察長”協同工作意見的通知》,建立“河湖長+檢察長”“林草長+檢察長”聯動協作長效機制。與興安盟、通遼、赤峰和河北省張家口市檢察院建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跨區域協作配合機制。東烏珠穆沁旗院辦理的某煤業有限公司非法占用農用地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被告單位主動修復治理被破壞的180余畝草原,自愿承擔草原生態服務功能損失費490余萬元,該案被評為“2021年自治區檢察機關十大公益訴訟典型”。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結合辦案撰寫的《關于非法采挖草原藥用野生植物情況的調查報告》等到盟委政法委主要領導的批示,進一步推動全盟打擊非法采挖草原藥用植物專項工作的開展。

        三是暢通訴求渠道。錫林郭勒盟地廣人稀,存在破壞草原違法行為發現難的問題。為此,2018年9月,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延伸法律監督觸角推進“錫林郭勒盟檢察機關公益守護人驛站”建設的指導意見》,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在全盟設置“公益守護人驛站”20個,聘請“公益守護人”270余人、建立“微信檢察室”13個。設立“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公益守護人講堂”,統一制作掛設牌匾;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嘎查村組長、黨員中心戶擔任檢察宣講員,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進草原公益宣講;通過以案說法、發放宣傳資料、典型案件報道宣傳等形式,進行生態保護法治教育,不斷提升公益訴訟工作的社會知曉度和公眾參與度。阿巴嘎旗院辦理的督促履行草原病蟲害防治職責案,在收到公益守護人“沙蔥螢葉甲啃食牧草破壞草原”線索后立即開展調查,經跟進監督,發生沙蔥螢葉甲病蟲害的相關鄉鎮、蘇木的草原病蟲害得到全面控制,案件被評為“2022年自治區檢察機關十大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四是營造良好氛圍。檢察新聞和法律監督案例是法治建設的“晴雨表”,反映的是檢察機關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體現的是人民的意愿,檢察機關不僅要提供優質的檢察產品,更要宣傳好闡釋好工作背后、職能深層的法治意義,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2018年以來,被最高檢公益訴訟研究基地評為典型案例1件,被自治區檢察院評為典型案例6件,2件案例及4項工作示例刊載《檢察日報》,2022年評選第一批保護錫林郭勒大草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6件并公開發布。積極開展公益訴訟檢察理論研究,公開發表研究成果4篇,獲評全國檢察應用理論研究成果三等獎1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草原、森林是內蒙古生態系統保護的首要任務,黨的二十大作出“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完善公益訴訟制度”的重要部署。下一步,錫林郭勒盟檢察機關在錫盟委和上級院的正確領導下,持續完善草原生態保護的錫林郭勒檢察模式,充分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感謝侯毅先生的發布。

        接下來,請薛強先生通報全盟法院環境資源案件審判工作情況。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我向大家通報2018年至2023年錫盟兩級法院環境資源案件審理工作情況。

        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是法院回應人民群眾環境資源司法新期待、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的必然要求。錫盟兩級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五大任務”,牢固樹立新時代環境資源司法理念,充分發揮審判職能,推動形成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良好社會氛圍,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司法力量。

        一、鑄牢思想根基,全面樹立新時代環境司法理念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確保環境司法正確方向。全盟兩級法院始終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環境司法工作根本遵循,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毫不動搖堅持黨對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絕對領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始終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司法裁判回應民生關切,保障人民群眾在健康、舒適、優美生態環境中生存發展的權利,使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二、著力創新環境資源審判機制,不斷提升司法保護能力水平

        為更好審理環境資源類案件,錫盟中院著力推進環境資源類案件專業化審判機制,于2022年4月成立了環境資源審判合議庭,實現環資審判隊伍專業化、正規化。同時,以集中管轄、專門管轄為重點,積極推進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歸口審理,統籌全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在自治區高院確定的25個刑事罪名、32個民事案由、6個行政案由的環境資源收案范圍基礎上,將涉土地承包類經營權類案件、農業承包類案件、涉環境資源保護行政非訴執行審查案件均納入“三合一”收案范圍,以專業化審判確保裁判理念、裁判標準和裁判尺度統一。準確把握環境資源審判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始終堅持抓預防、嚴打擊、重保護的審判原則,對于社會影響大、危害后果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污染環境案件,積極推進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訴前磋商機制,構建審理“綠色通道”,切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三、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

        全盟法院立足主責主業,依法懲處污染環境、破壞資源的犯罪行為,依法及時受理符合法定條件的環境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積極穩妥推進公益訴訟案件審理,依法邀請從事環境資源業務方面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庭審,有效提高案件審理質量。2018年至2023年5月底,全盟法院共受理各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121件,環境資源類刑事案件中,走私珍貴動物及物品罪6件;非法采礦罪15件;非法占用農用地罪43件;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14件;污染環境罪12件;非法狩獵罪20件。受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3件;受理民事公益訴訟案件7件。類型涵蓋礦、林、農等資源以及污染侵權等,涉及范圍不斷擴大,新類型案件日益增多。

        四、加大司法公開和宣傳力度,強化司法裁判預防和教化功能

        注重經驗總結和普法宣傳,發掘審理一批具有示范意義和規則樹立意識的典型案例,突出宣講恢復性司法、懲罰性賠償等制度,切實發揮司法審判在綠色發展大局中的引領作用。自覺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及時公開生效裁判文書,對于有重大影響的案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公眾等旁聽,增強環境資源審判的公開性和公信力。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通過公開審判、以案說法、發布典型案例等形式,宣傳環境資源保護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司法案例教育警示作用,增強群眾法治觀念和生態環保意識。

        下一步,錫盟法院將繼續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創新審判方式,在司法辦案中積極采取預防措施,提升司法治理效能,降低環境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損害程度,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為實現我盟綠色發展、守護綠水青山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務。

        感謝薛強先生的發布。

        下面,請楠丁先生通報我盟檢察機關環境資源保護典型案例。

        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支持錒鍔銥公益環保志愿者協會訴某公司破壞草原生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2010年6月至7月,蘇尼特左旗某能源公司越界剝離土方、壓占草原堆土,形成30多米深的大坑和20多米高的土堆,造成542.8畝草原嚴重破壞。2014年5月31日,該公司采礦權到期,采礦權范圍內的202.8畝和越界開采及壓占的542.8畝草原均未治理。2017年9月,蘇尼特左旗某能源公司注銷,其債權債務由母公司錫林郭勒盟某堿業有限公司繼承,被破壞的草原及礦山始終未得到治理,草原生態環境持續受到損害。

        2019年10月12日,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依法發布民事公益訴訟訴前公告。2019年11月11日,錫林郭勒盟錒鍔銥公益環保志愿者協會(以下簡稱錒鍔銥協會)向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申請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并請求檢察機關支持起訴。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審查認為,錒鍔銥協會屬于法律規定的有權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社會組織,依法將調取的證據材料移交錒鍔銥協會,并就證據的完善、訴訟請求的確定等問題與錒鍔銥協會多次溝通。2020年6月1日,錒鍔銥協會向錫林郭勒盟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依法支持起訴。

        【裁判結果】

        2021年11月22日,錫林郭勒盟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派員出庭支持起訴,并當庭發表出庭意見。庭審中,被告錫林郭勒盟某堿業有限公司對訴訟請求全部認可,錒鍔銥協會與被告達成和解協議。調解協議約定:一、錫林郭勒盟某堿業有限公司賠償被破壞草原植被受到損害至恢復期間服務功能損失費30.07萬元;二、錫林郭勒盟某堿業有限公司在北方新報上公開賠禮道歉;三、錫林郭勒盟某堿業有限公司向錫林郭勒盟錒鍔銥公益環保志愿者協會支付律師費及為訴訟支出的其他合理費用共計6萬元、鑒定費6.8萬元;四、本案訴訟費4240元由錫林郭勒盟某堿業有限公司負擔 。合議庭就是否同意調解征求檢察機關意見,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審查認為,公益保護目的實現,同意調解。

        2021年12月10日,錫林郭勒盟中級人民法院對調解協議進行公告。2022年1月9日,錫林郭勒盟中級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調解書。2022年5月30日,錫林郭勒盟某堿業有限公司將賠償款全額交付至損害結果地蘇尼特左旗財政非稅專戶,專項用于生態環境修復治理。

        【典型意義】

        督促適格主體依法行使公益訴權是人民檢察院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任務之一,有利于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檢察機關可以支持社會組織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檢察機關發布民事公益訴訟公告后,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欲提起訴訟的,檢察機關可以支持起訴,并就訴訟請求的確定等問題及時溝通,確保公益保護成效。在支持訴訟過程中,社會組織撤回訴訟請求或達成調解協議的,檢察機關應當予以審查。公益保護目的確已實現的,檢察機關應當同意社會組織撤回訴訟請求或達成調解協議。

        東烏珠穆沁旗人民檢察院督促履行草原生態監管職責行政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2010年以來,東烏珠穆沁旗某磚廠在未經草原主管部門審批的情況下,違法占用76.4555畝草原用于對方半成品磚、礦渣、建設工人宿舍等,導致被占用草原植被損毀,草原生態遭到破壞。東烏珠穆沁旗人民檢察院在發現上述案件線索后,于2020年4月13日立案,于2020年4月15日向東烏珠穆沁旗林業和草原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該單位收到檢察建議后未積極履行職責,社會公共利益仍處于受損狀態。2021年12月20日,東烏珠穆沁旗人民檢察院向東烏珠穆沁旗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裁判結果】

        東烏珠穆沁旗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東烏珠穆沁旗林業和草原局作為轄區內行使草原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全面履行監督管理職責。該磚廠未經批準,在被告單位監管的轄區內違法占用草原,生產頁巖磚、曬半成品和成品轉、堆放礦渣和煤矸石、建設工人宿舍等,被占用的草原植被遭到嚴重毀壞,草原生態服務功能遭到嚴重破壞。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公益訴訟起訴人東烏珠穆沁旗人民檢察院要求判令,被告繼續履行監管職責的訴訟請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故判決被告單位于本判決生效后依法履行法定職責,采取有效監管措施恢復被破壞的草原植被,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典型意義】

        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未全面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致使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社會公共利益受損的,檢察機關應當及時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行保護公益職責。在行政機關收到檢察建議后,仍未全面依法履職的情況下,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強化訴前程序督促效果,促進依法行政,從而達到“雙贏多贏共贏”目的。

        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訴曲某某等四人破壞草原生態民事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2022年5月底至6月上旬,魏某某、蔣某某、潘某某在未取得野生植物芍藥采集許可證的情況下,先后四次在晚上8時到次日凌晨2時左右到烏拉蓋管理區巴音胡碩鎮呼仁陶勒蓋村某草牧場(以下簡稱違法行為地)采集自治區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生芍藥。其中,前三次將非法采集的483.88公斤芍藥根(以下簡稱芍藥)以每斤8.5元的價格出售給興安盟科右中旗曲某某,違法所得共計8226元;第四次趕往曲某某處準備出售的途中被公安機關查獲,公安機關扣押芍藥185.4公斤。2022年11月10日,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依法向錫林郭勒盟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曲某某等四人賠償非法采集野生芍藥造成破壞草原的生態服務功能損失費、懲罰性賠償款和草原生態修復費,并公開向社會賠禮道歉。

        【裁判結果】

        錫林郭勒盟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魏某某、蔣某某、潘某某三人非法采集野生芍藥和曲某某未經許可非法收購野生芍藥的行為對草原生態和資源造成嚴重損害,根據法律規定,被告魏某某、蔣某某、潘某某、曲某某四人應當承擔修復生態、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遂判決被告曲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賠償非法收購野生芍藥造成破壞草原的生態服務功能損失費、懲罰性賠償款和草原生態修復費用合計45881.11元;分別判令被告魏某某、蔣某某、潘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賠償非法采集野生芍藥造成破壞草原的生態服務功能損失費、懲罰性賠償款和草原生態修復費3497.52元、4714.85元、3014.58元,同時在三人非法采集野生芍藥造成草原損害的范圍內與曲某某承擔連帶責任;判令四被告連帶承擔本案鑒定評估費6000元,并于2023年12月31日之前在烏拉蓋管理區以上政法單位新媒體公開向社會賠禮道歉,發布公開賠禮道歉公告。宣判后,各方均未上訴。

        【典型意義】

        野生芍藥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也是重要的中藥材,是維持區域生態平衡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受利益驅使,盜挖野生芍藥日益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特制工具盜挖野生芍藥,極易造成草原沙化,對脆弱的草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非法收購野生芍藥的行為直接導致自然生長地野生芍藥種群數量的減少,破壞了該地區草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此案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生態環境侵權糾紛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實施以來全盟首例在生態環境領域判處支付懲罰性賠償金的案件。懲罰性賠償制度通過讓惡意的不法行為人承擔超出實際損害數額的賠償,提高盜采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違法成本,達到制裁惡意侵權人的效果,具有懲罰、震懾、預防等多種功能。

        感謝楠丁先生的發布

        下面,請格根燾力女士通報我盟法院環境資源保護典型案例。

        于某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2021年6月8日16時許,被告人于某某駕駛車輛從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滿都寶力格鎮牧區收購牲畜后返回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在途經烏拉蓋管理區賀斯格烏拉牧場境內時,發現公路路基北側約5米處的濕地草原上有5只天鵝幼雛(活體),遂徒手將5只天鵝幼雛(活體)全部捕捉后放在其車內,不顧路人阻攔駕車駛離現場。經群眾舉報,于某某被烏拉蓋管理區公安局民警抓捕。經鑒定,于某某獵捕的5只活體幼雛均為雁形目鴨科大天鵝,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裁判結果】

        烏拉蓋管理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于某某違反國家法律,非法獵捕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大天鵝幼雛5只,其行為已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鑒于案發后被告人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并自愿認罪認罰,且與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烏拉蓋管理區人民檢察院達成賠償協議并已履行完畢,對其依法可以從寬處罰。根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犯罪情節及對社會危害程度,依法可從輕處罰并宣告緩刑。最終判處被告人于某某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期執行一年,并處罰金20000元。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部分經法院主持調解,檢察機關與于某某達成調解協議,由于某某承擔民事賠償金12588元,其中5000元用于制作生態環保警示牌,并在烏拉蓋管理區融媒體中心公開賠禮道歉。2022年6月,于某某在案發地設立了生態保護警示牌,在烏拉蓋融媒體中心進行公開賠禮道歉,并走上街頭發放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手冊。

        【典型意義】

        烏拉蓋管理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依法打擊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行為,是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本案綜合運用刑事和民事公益訴訟手段全面追究被告人的法律責任,通過在案發地設置野生動物保護警示牌,讓違法行為人公開賠禮道歉、現身普法等方式,彰顯教育與懲罰并重的司法理念,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對提升人民群眾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感謝發布人,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們,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伊99综合婷婷久久伊|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网站|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国产精品妇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妻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开心五月婷婷综合网站|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 老男人久久青草av高清|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色诱| 欧洲美熟女乱av在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2021精品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9精品2卡3卡4卡|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国产|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亚洲伊人精品久视频国产| 香蕉亚洲欧洲在线一区| 真人作爱90分钟免费看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 在线播放| 国产99在线 | 免费|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免费看黄色亚洲一区久久| 99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中文第一字幕| 女同另类激情在线三区| 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午夜福利片97| 在线 欧美 中文 亚洲 精品| 妖精视频亚州无吗高清版| 亚洲人妻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 中文字幕 日韩 人妻 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