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錫林郭勒盟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永志
(2019年4月28?日)
各位新聞媒體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借此機會,也對各位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對我盟服務業發展的關注和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
根據安排,我就《錫林郭勒盟關于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有關情況向大家作一介紹。4月18?日,行署正式印發了《錫林郭勒盟關于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這是鼓勵和支持我盟服務業重點領域發展的綜合性措施,為了保障《政策措施》的有效實施,盟行署還配套設立了服務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從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服務業集聚發展三個方面10個領域,確定切入點和突破口,進行扶持、引導,可以說《政策措施》的含金量很高。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紹的是《政策措施》出臺的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服務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服務業的興旺發達,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目前,發達國家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到70%-80%,全國和全區所占比重也超過50%。在這樣的一個大的背景下,近些年,我盟也全力推進調結構促發展各領域工作,著力破解產業結構單一的發展格局。服務業總量和效益有了顯著提升。2018年服務業占比達到40.6%,比2010年的23%增加了17.6個百分點,比2015年的28.4%增加了12.2個百分點。盡管全盟服務業保持穩中有進的增長態勢,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貢獻作用持續增強,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與全國、全區相比,服務在GDP中的比重分別低11.6和9.9個百分點。從結構、動能和區域上看問題還很突出。一是服務業結構不夠合理。服務業中交通運輸、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占比高達80%以上,文化旅游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低,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依然存在很大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盟服務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金融、信息、健康養老、文化教育、家政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產業發展落后于市場需求。二是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我盟自治區級服務業集聚區數量仍然較少,輻射帶動能力有限。缺少服務業領軍企業、龍頭企業,具有較強市場知名度的服務品牌較少,市場化、專業化程度不夠高。三是地域間發展差距較大、不平衡。目前,除錫市、二連市、東烏旗外,其余地區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合計占比不足10%,其中有兩個旗現在還沒有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
總的看,我盟服務業還處于在低總量基礎上的低水平發展階段。概括起來就是規模較小、質量偏低、結構不優、集聚不夠。傳統服務業占比較大,新興服務業發育不足,地區之間發展不均衡,服務業成為產業體系中的“短板”。針對“短板”,盟委、行署高度重視,決意全力“破題”。2018年10月15日,行署召開了“全盟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研究分析了我盟服務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了新時期,謀劃服務業發展的思路、要求。會議決定成立全盟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并將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發改委,明確發改委承擔服務業發展綜合協調管理的工作職責,負責服務業發展、推進的日常事務。同時,會議提出要針對當前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制定專項的鼓勵、引導政策措施,并將這項工作交由錫盟發改委牽頭。這就是《政策措施》出臺的背景和經過。
其次,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政策措施》起草的過程。
為高質量完成《政策措施》,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針對服務業屬于制度密集型產業的特點,我們對2014年以來,國家、自治區、盟三級出臺的有關服務業各領域政策措施進行歸類和分級整理,共梳理三級政策文件160個,匯編成冊,摸清了現階段政策“底數”及既有政策對各領域扶持的主要方向和重點;
二是收集整理了其它部分省區及區內相關盟市近年來支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意見,進行參考學習;
三是圍繞《錫林郭勒盟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行署辦[2017]111號)文件,提出了《政策措施》的分領域架構,結合全盟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會議領導講話精神,對分領域構架進行了充實和完善;
四是圍繞上三級既有政策,逐領域梳理主要支持措施。對上級政策已經明確,地方主要抓貫徹落實及盟級沒有制定權限的“規定動作”,進行提煉;對需要進一步細化貫徹意見或立足我盟服務業實際,應進一步扶持、發展的重點領域,在征求各行業主管部門意見的前提下,引導性地提出措施意見,探索性地制定出地方“自選動作”。
五是廣泛征求意見。《政策措施》出臺前,兩次書面征求服務業領導小組30多個成員單位的意見;行署主要及分管領導先后四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同時,我們還邀請了重點服務業行業協會和企業進行座談,充分聽取、吸納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經過幾上幾下,充分醞釀,形成了《政策措施》的送審稿,經過合法合規性審查,最后提交行署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正式印發。
第三,我簡要說明一下《政策措施》的主要內容
《政策措施》共分八個部分二十六條,基本架構和重點領域均按照《錫林郭勒盟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結構和領域提出,這也體現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施政要求,保證了發展思路的延續性。同時,我們將涉及共性的品牌化建設和降低企業成本等政策措施單獨歸類提出,進一步強化了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
第一部分。主要內容是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發展。按照《規劃》,我盟生產性服務業重點扶持、發展的領域為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農牧業生產服務業、商務和會展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節能環保8個領域。圍繞我盟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建設及我盟列入全區規劃的4個通用機場群(自治區出臺的促進全區通用機場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比較優勢,提出發展運維服務業和航空服務業兩個特色產業,突出了支持運維服務業的措施;單列了支持航空服務業措施。這樣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發展就共計9個領域,可以說是,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其中,商務和會展服務業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內政發〔2016〕60號文件)貫徹落實,運維服務業、航空服務業提出支持措施,暫未提出給予資金支持的具體意見,其它6個領域均提出了資金支持意見。
第二部分。主要內容是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品質化提升。按照《規劃》,我盟重點扶持和發展領域為旅游業、文化體育教育產業、商貿服務業、家政健康養老服務業、房地產業等5個領域,綜合考慮當前家政服務業在社會日常生活中需求逐年增大,廣大居民的關切度也日益提高,服務規模和質量亟待提升,所以在《政策措施》中將家政服務業單獨列出,編制了6個領域的政策措施。除健康養老服務業因盟內已出臺具體資金支持政策、家政服務業規模較小,未提出給予扶持意見外,其它4個領域均提出了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的意見。
第三部分。主要內容是大力支持外向型服務業。在貫徹落實自治區《關于擴大進口促進進口結構優化發展的實施意見》的前提下,結合我盟實際,提出在企業技改提升質量、外貿綜合服務示范、境外建立海外倉、境外營銷服務網點和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產品認證方面的支持措施,其中對“外貿綜合服務示范企業”提出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
第四部分。主要內容是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和企業提質做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點發展6種類型的服務業集聚區:現代物流區、商貿功能區、旅游休閑區、中央商務區、科技創業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結合我盟實際,提出對新認定的自治區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及集聚區內的重大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同時優先安排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項目。對“服務業企業提限納統和個轉企”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
第五部分。主要內容是推進品牌化、標準化建設。按照國家、自治區《關于申報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的通知》及我盟《關于實施商標戰略推進品牌強盟工作的意見》,鼓勵重點領域服務業企業開展品牌化、標準化試點建設,建立服務業品牌保護機制。鼓勵電子商務等服務業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對自治區級服務業品牌建設企業,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第六部分。主要內容是降低企業成本。落實《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降低蒙西地區企業用電成本有關事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結合我盟實際和部門職能,提出降低企業用能、人工、融資、物流、創新創業等方面務實舉措,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企業發展。
第七和第八部分。主要內容是優化營商環境和強化組織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在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優化服務方式及健全信用體系方面營造寬松投資環境,支持服務業發展;強化組織保障方面,從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專項發展引導資金方面保障《政策措施》順利實施。
以上,就是《政策措施》出臺的一些具體情況,我想《政策措施》的出臺,對培育發展我盟產業新動能,推動服務業發展提質、比重提高、競爭力提升必將產生積極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我們也期望,《政策措施》能夠盡快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我先簡單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