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盟認真貫徹黨中央和自治區關于農業農村工作重要決策部署,聚焦“五大任務”,著力保障“菜籃子”產品供給,全力推進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呈現出農牧業穩產增產、農牧民穩步增收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農林牧漁業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
上半年,全盟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7277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0.5%,增速較上年提高20.3個百分點,高于全區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
從內部結構看:農業產值4402萬元,下降0.5%;林業產值16337萬元,增長10.3%;牧業產值185718萬元,增長11.6%;漁業產值1854萬元,增長8.5%;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18965萬元,增長3.2%。其中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2%,拉動農林牧業總產值增長8.5個百分點,貢獻率高達90%。
從縣域發展看:農林牧漁業產值總量居前六位的地區分別為:多倫(31826萬元)、太旗(30676萬元)、錫市(25854萬元)、西烏旗(23655萬元)、東烏旗(22952萬元)和阿旗(21853萬元),六個地區合計拉動全盟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6.4個百分點,貢獻率達69%;六個地區農林牧漁業產值增速高于全盟平均水平,分別為:白旗(15.3%)、西烏(14.0%)、藍旗(12.9%)、多倫(12.4%)、西蘇(11.8%)和太旗(10.9%),六個地區合計拉動全盟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6.6個百分點,貢獻率達63%。
上半年分旗縣農林牧漁業產值總量及增速對比圖
單位:萬元,%

二、種植業生產總體穩定
上半年,全盟實現農業產值4402萬元,同比下降0.5%。從種植業生產情況看,全盟蔬菜及食用菌生產呈略降,面積及產量均小幅下降。截至6月末,全盟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0639.33公頃,較上年下降3.0%,產量7952.17噸,下降1.5%。蔬菜主要以根莖類、白菜類和瓜菜類為主,分別占全盟蔬菜及食用菌面積29.5%、23.6%和20.0%。瓜果類生產增勢喜人,種植面積112.66公頃,增長43.3%,產量187.80噸,增長7.3%,主要以西瓜和香瓜為主,占全盟瓜果類面積78.1%和20.9%。
從種植特點看:一是南瓜成為蔬菜生產主要拉動力。近年來,在南瓜銷量較好、售價較高等利好因素的拉動下,全盟各地南瓜種植面積大幅上漲。截至6月末,全盟種植南瓜1907.35公頃,增長3.6倍,拉動全盟蔬菜及食用菌面積增長13.6個百分點。其中,太仆寺旗種植南瓜1841.40公頃,增長3.5倍;多倫縣種植南瓜44.33公頃,增長165.2倍。二是瓜果類生產規模有所上升。截至6月末,全盟瓜果類面積112.66公頃,增長43.3%,主要集中在正鑲白旗和蘇尼特右旗。其中,正鑲白旗星耀鎮新增130個大棚用于種植西瓜,截至6月末,西瓜種植面積達60.67公頃,增長98.7%,上拉全盟瓜果類面積增長43.4個百分點。三是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帶動蔬菜產業提質增效。正鑲白旗依托京蒙協作資金項目,大力發展大棚經濟,引進外地承包商承包種植蔬菜及食用菌,截至6月末,蔬菜種植面積32.54公頃,增長2.4倍;產量555.48噸,增長17.2%。

從縣域種植情況看:上半年,二連、錫市、西蘇、西烏、太旗、白旗、藍旗、多倫和烏拉蓋等9個旗縣市(區)有蔬菜種植。其中太旗均為大田種植,其余8個旗縣產量大部分為大棚種植。截至六月末,蔬菜種植面積前三位的地區分別為:太旗(86622畝)、多倫(55955畝)和藍旗(12764畝),占全盟總面積97.4%;產量居前三位的地區分別為:二連(4941噸)、白旗(904噸)和多倫(854噸),占全盟總產量85%。
上半年分旗縣蔬菜、瓜果生產情況

三、畜牧業成為農牧業經濟發展強勁動力
上半年,全盟實現畜牧業產值185718萬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2%,占比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1.6%,增速較上年提高23.3個百分點,達近年峰值,拉動農全盟林牧業總產值增長8.5個百分點,貢獻率高達90%。
從生產特點看:一是優化“一區一帶一集群”產業布局。在中北部和西部地區重點建設“錫林郭勒羊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加大肉羊良種繁育和推廣力度;在南部旗縣和主要水系流域重點建設以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等為主的優質良種肉牛產業帶;在錫市等五個旗縣建設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集群,繼續扶持傳統奶制品產業發展。二是聚焦“五大任務”,擴大“肉、乳”品牌影響力。打響做實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組織授權企業實施草原羊追溯25萬只以上,在確保質量可靠的前提下,發展更多授權企業,讓更多企業參與錫林郭勒羊的產、供、銷全過程,實現產品溢價8%以上。錫林郭勒奶酪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通過開展預授權驗收、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完善追溯系統應用、擴大廣告宣傳途徑、拓展產品銷售渠道等五項舉措,進一步夯實品牌建設基礎,推動各項工作穩步開展、質效雙升。
從縣域畜牧業情況看:今年上半年我盟部分草場遭遇干旱,牧民飼養成本大幅增加,各地及時研判,采取有力措施,鼓勵牧民早出欄、多出欄,確保旱情損失降至最低。正鑲白旗、西烏珠穆沁旗、正藍旗等旗縣牲畜出欄今年較往年相比大幅提前,與較低同期出欄量呈顯明對比,顯著拉動全盟上半年農牧業生產較快增長。
四、農牧民收入穩步增長
隨著各項促進農牧民增收的措施不斷發力,農牧區居民收入增速持續領先于城鎮居民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據國家統計局錫林郭勒調查隊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盟農牧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10178元,增長6.5%。增速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7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39,較上年同期縮小0.04,相對差距持續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