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盟民政局以“慈善+救助”工作模式,通過“三個舉措”,有效推進全盟慈善事業發展工作,在社會服務、災后救助和關愛特殊群體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不僅提高了救助效率和效果,也促進了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
1、加強慈善資源對接????
盟慈善總會主動與自治區慈善總會對接,成功引進了7家慈善組織的捐贈,引導社會組織投入公益事業,通過積極鏈接慈善資源參與慈善救助共15次,捐贈物資103萬元,受益1886人次,為受災牧戶送去了必要的飼草料,顯示了其有效鏈接資源、快速響應災情的能力。在第九個“中華慈善日”主題宣傳期間,加強慈善資源與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困境兒童保障、殘疾人福利銜接,開展各類服務活動共30余次,發放政策宣傳2.3萬余份,受益群眾約2萬人次,鏈接社會慈善捐款資金約25.7萬元。
2、打造“希望之光”品牌
西烏珠穆沁旗通過打造“希望之光”品牌項目,實現了對特定困難群體的精準幫扶。通過實地走訪和需求分析,確保了慈善資源能夠精確地投放到最需要的人群中,提高了救助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通過分類幫扶和嚴格的監管體系,確保了幫扶資金和物品的透明使用,提升了公眾對慈善事業的信任和參與度。截至目前,項目已為西烏珠穆沁旗72名重大疾病患者、困境兒童、特殊困難高齡老年人發放專項補貼及物品,分別為12名尿毒癥患者每人提供3800元的專項醫療補助、為20名困境兒童提供每人450元的助學筑夢金、為10名“因病致貧”的癌癥患者提供家庭幫扶資金補貼每人1040元、為30名70周歲以上特殊困難高齡老年人提供冬季暖心被褥一套。
3、加強慈善領域綜合監管????
組織開展慈善組織善款募集管理使用排查整治及“回頭看”專項行動,對各慈善組織開展善款募集使用管理、項目執行、財務情況及善款募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現場查閱明細賬目,詳細了解財務情況,未發現違規開展募捐、違規套取資金、侵占慈善財產等違法行為。并通過發布《關于全盟慈善組織善款募集管理使用違規行為投訴舉報的公告》,加強社會群眾的監督,確保公益慈善事業的透明度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