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辦公室關于印發《錫林郭勒盟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的通知 | |||
| 索引號:11152500011659134E/2025-00002 | 發文字號:錫署辦發〔2025〕15號 | ||
| 發文機構:東烏珠穆沁旗 | 信息分類:工業、交通、信息化 | ||
| 概述: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辦公室關于印發《錫林郭勒盟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的通知 | |||
| 成文日期:2025-03-08 10:47:09 | 公開日期:2025-03-08 10:47:09 | 廢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盟各有關部門單位:
《錫林郭勒盟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已經行署2025年第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錫林郭勒盟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2025—2027年)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自治區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要求,積極促進我盟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結合錫盟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聚焦辦好兩件大事,接續實施“六個工程”,組織開展“六個行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全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到2027年,基本建立“生采存算用易治安”數據產業鏈,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增長率20%以上,形成6個以上高質量數據集;建立內蒙古數據交易中心錫盟服務基地,形成數據產品30個以上,積累10個以上創新應用場景和案例;積極打造算力產業聚集區,智能算力規模超5萬P。
二、重點任務
(一)大力推動算力產業發展
1.加強算力產業發展頂層設計。發揮我盟區位、綠電、土地、氣候等優勢,根據各旗縣市(區)在電力供應方面的穩定性與充足程度、網絡基礎設施的覆蓋范圍及傳輸速度、可利用土地資源規模與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情況,按照“因地施策、前瞻布局、梯次推進、特色發展”的原則,制定《錫林郭勒盟算力產業發展布局規劃(2025—2027年)》,科學合理布局算力中心建設點位,推動我盟算力產業可持續發展。(責任單位:盟政數局、發改委、工信局、能源局、自然資源局、氣象局,相關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完成時限:2025年12月底)
2.重點打造南部算力產業聚集區。推動太仆寺旗、正藍旗、正鑲白旗、鑲黃旗、多倫縣等南部地區,充分利用毗鄰北京、河北的區位優勢,以及區域豐富綠電資源供給和電價優勢,積極謀劃推進服務京津冀的智算中心集群建設,智能算力達到4萬P,力爭使南部地區以京津冀算力樞紐節點擴展區形態融入國家一體化算力網。(責任單位:盟政數局、發改委、工信局、商務局,相關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完成時限:2027年12月底)
3.積極推動邊緣算力中心集群建設。推動二連浩特市等地區利用毗鄰俄蒙的區位優勢,以及二連浩特市及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等地區新能源發展優勢,以“一帶一路”數字經濟走廊建設為契機,推進數據跨境流動基礎設施建設,部署一批邊緣計算中心和算力中心集群,力爭使智能算力超1萬P,為自治區開展跨境數據交互、業務互通、監管互認、服務共享等方面國際交流合作提供算力基礎。(責任單位:盟政數局、發改委、工信局、商務局,相關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完成時限:2027年12月底)
4.加快推進算力網絡建設。推進我盟算力集群與京津冀算力樞紐節點、和林格爾及烏蘭察布算力樞紐節點間的網絡直聯,打通算力資源高速互聯通道。持續推動5G基站新建及改造工作,推動運營商規劃建設400G、800G全光網絡,提高光網覆蓋支撐能力。(責任單位:盟工信局、政數局、通建辦;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5.全面推動算力建設與綠色電力融合發展。推進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充分利用我盟豐富的綠電資源和多種低價綠電供應模式,布局建設綠色算力中心,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達到80%以上。推廣“源網荷儲”等新型電力系統模式,促進綠電的本地消納,有效提高電力保障能力。鼓勵通過新能源市場化消納、新能源電量交易、綠色電力交易、綠證交易等不斷提升數據中心綠電占比。(責任單位:盟政數局、能源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二)繁榮數據產業生態
1.培育多元經營主體。加大對各類數據企業的招商引資、培育發展和政策支持力度,積極培育引進具備產業鏈數據整合利用能力的數據資源企業、深耕垂直行業的數據應用企業以及數據技術企業、數據服務企業和數據安全企業,構建全鏈條產業發展體系。建立全盟數據企業名錄,繪制數據產業圖譜。(責任單位:盟政數局,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2.構建產業鏈生態。圍繞數據采集匯聚、生產加工、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安全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業態,構建數據產業體系。加快發展算力產業和數據存儲、加工、標注、應用等重點業態,培育數據流通交易、人工智能、數據安全等新興業態。(責任單位:盟政數局,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3.探索打造特色數據產業園。聚焦“一核三重”產業戰略,圍繞現代能源、現代裝備制造、綠電十先進載能、新型化工、新材料、綠色農畜產品、文化旅游等七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鼓勵支持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結合產業實際,建立產業鏈企業、產量和產品數據庫,以數據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物資流,強化產需對接,打通產業鏈堵點,帶動上下游企業降本增效,實現數據產業與特色產業雙向賦能,建設“數據要素×”應用示范基地,形成具有我盟特色的數據產業園。(責任單位:盟政數局、能源局、工信局、農牧局(鄉村振興局)、文旅局,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完成時限:2027年12月底)
(三)推動優勢產業數字化轉型
1.推動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持續推動數據賦能智慧礦山建設,支持有條件的礦山企業構建完善礦山數據平臺,實時監測智能調度,提升礦山安全生產水平。持續推動智能變電站建設,延伸配網自動化建設,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依托有實力的新能源企業建設遠程智能化運維中心和綠電控制中心項目,推動與生產調度、氣象服務等領域的數據融合應用,提升電力系統靈活調峰和應急保護能力,實現新能源供給和消納動態平衡。(責任單位:盟能源局、氣象局;完成時限:2027年12月底)
2.推動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企業上云用數賦智,繼續引導企業做好“上云上平臺”工作。深入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兩化融合對標評估診斷,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提供路徑。(責任單位:盟工信局;完成時限:2027年12月底)
3.推動農牧業領域數字化轉型。深化錫林郭勒區域公用品牌產品追溯防偽系統應用,進一步提高重點育種群數字化管理能力。支持應用肉牛產業數字化平臺,提高肉牛產業智能化水平。建立牲畜養殖基礎數據庫管理系統,持續鞏固解決草原過牧問題試點成果。(責任單位:盟農牧局(鄉村振興局)、品牌中心、林草局;完成時限:2027年12月底)
4.申報數字化轉型試點項目。在全盟范圍內征集數字化轉型試點項目,選擇數據要素賦能產業訂單獲取、渠道拓展、品牌打造、效能提升等方面轉型作用明顯的項目,以及在現代煤化工、風電、裝備制造等特色產業鏈數字化協同改造的項目,積極申請國家數字化轉型專項資金,促進數據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責任單位:盟政數局,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完成時限:2026年6月底)
(四)提高數據資源供給能力
1.深化公共數據資源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全盟公共數據資源普查,建立數據資源目錄體系和動態更新機制,形成全盟公共數據“一本賬”。按照需求導向、場景驅動,按需歸集、應歸盡歸原則,深化應用數據共享“三清單”機制,持續做好數據歸集整合,重點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等場景需求,加快推進數據共享應用。堅持“一數一源”,加強源頭治理,提升人口、法人等公共基礎數據供給支撐能力。優化升級盟公共數據平臺,建設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實現數據目錄統一編制、資源分層分級管理。(責任單位:盟政數局、盟直各部門單位,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2.構建企事業單位數據資源管理體系。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探索通過設立首席數據官或數據管理組織等方式,加強自身數據管理,引導企事業單位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貫標。推進國企和事業單位開展數據資源梳理入表工作,開展重點企事業單位數據資源調研,摸清企事業單位數據資源底數。(責任單位:盟政數局、財政局,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3.夯實重點行業數據資源基礎。在現代能源、工業制造、文化旅游、農牧業、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生態環保、氣象水利等重點行業領域,鼓勵企業應用物聯網設備,提升數據采集能力。支持平臺企業、龍頭企業開展行業數據資源分類梳理,開展數據加工處理,每個行業至少建設1個高質量數據集。(責任單位:盟政數局、能源局、工信局、文旅局、農牧局(鄉村振興局)、衛健委、交通局、生態環境局、氣象局、水利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五)推進數據開發利用
1.提升數據標注能力。引進和培育一批數據標注企業,積極發展數據加工與分析,打造數據“采集—清洗—標注—加工—分析”生產線。推動面向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發展文本、語音、圖片、視頻、空間地理等數據標注業務,搭建數據標注庫,積極融入自治區數據標注基地。(責任單位:盟政數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2.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編制《錫林郭勒盟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實施方案》,推動明確全盟公共數據運營單位,以“一局、一中心、一集團”架構為基礎,構建由數據部門統籌授權、事業機構合規登記、法人組織市場化運作的管理運營模式。探索在農畜產品追溯、政務熱線、供水供熱供氣、氣象等領域開展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工作。征集拓展數據應用場景,在電力能源、農牧業、文化旅游、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選擇基礎好、意愿強的領域探索開展我盟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工作。到2027年至少完成1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責任單位:盟政數局、能源局、農牧局(鄉村振興局)、文旅局、衛健委、交通局、氣象局、城投公司等部門單位;完成時限:2027年12月底)
3.開展數據流通交易。推動建立運營內蒙古數據交易中心錫盟服務基地,為全盟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提供數據登記、數據交易、數據開發、算力交易等服務。到2027年,推動服務基地在自治區數據交易中心上架30個以上數據產品。依托內蒙古數據要素綜合服務平臺及數據服務企業,開展數據質量評價、資產評估和入表、數據質押等數據流通交易服務。探索推進行業、企業、城市、個人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打造安全可信的數據流通利用環境。(責任單位:盟政數局、城投公司;完成時限:2027年12月底)
(六)推動“人工智能+”行動
1.構建人工智能發展環境。加快招引一批具有前沿技術及良好市場前景的人工智能企業。支持人工智能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圍繞我盟人工智能業務場景,推動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落地,一體推進研發攻關、應用迭代和生態培育,加快構建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環境。(責任單位:盟政數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2.推動“人工智能+”重點場景應用。選擇示范性強、經濟帶動作用顯著的行業領域,推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政務服務領域,支持大模型應用于政務咨詢、行政審批、“12345”熱線服務等場景,更好回應企業群眾辦事訴求。教育領域,支持通過大模型輔助智能備課、課件生成等工作,提升教學質量。醫療衛生領域,鼓勵通過醫療大模型提供智能導診、在線問診等輔助服務。文化旅游領域,鼓勵大模型應用于智能化景區管理、交互式沉浸體驗等場景,提供高效便捷的文旅服務。電力能源領域,探索大模型在智能巡檢、優化調度等方面的應用賦能。工業制造領域,通過大模型探索工業產品研發生產全流程自判斷與自決策,實現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圍繞行業熱點和社會關切,以小切口方式探索推動人工智能在農牧業、城市治理、草原生態保護治理、安全生產等行業領域多元化應用。(責任單位:盟政數局、教育局、衛健委、文旅局、能源局、工信局、農牧局、住建局、林草局、應急局等盟直相關部門單位;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七)實施“數據要素×”行動
1.推進數據要素×生態環保領域應用。開展氣象、水利、交通、電力等數據的融合應用,支撐氣象和水文耦合預報、受災分析、重污染天氣應對,以及雪阻、沙阻、水毀等自然災害事件和公路交通突發(阻斷)事件應急處置。在自治區開展生態環境數據開發利用相關工作基礎上,開展我盟特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設計和綠色信貸服務。啟動錫盟生態安全屏障數字化建設項目,利用遙感衛星、無人機等設備及數字技術,聘請第三方開展渾善達克沙地治理成效監測與評估,指導開展沙化土地綜合治理。(責任單位:盟交通局、生態環境局、林草局、氣象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2.推進數據要素×能源領域應用。按照自治區能源局安排部署,鼓勵和引導電力、煤炭等能源企業在生產、傳輸、分配、銷售、消費等環節開展數據采集與應用,持續提升能源行業數智化水平。以露天煤礦無人駕駛、膠帶機智能巡檢、智能化采煤等6個方面場景應用為重點,動員盟內煤礦企業全面推開智能化標桿創建,努力打造一批先進示范性標桿企業。(責任單位:盟能源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3.推進數據要素×農牧行業應用。鼓勵電商平臺、農產品批發市場、商超、物流企業等基于銷售數據分析,向農產品生產端、加工端、消費端反饋農產品信息,提升農產品供需匹配能力。(責任單位:盟農牧局(鄉村振興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4.推進數據要素×文化旅游轉型。依托自治區文化數據庫,積極推進文物、古籍、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藝等數據資源依法開放共享。爭取項目支持和盟公安、氣象、交通等部門數據共享支持,逐步探索數據+旅游發展路徑,優化旅游配套服務、提升旅游服務水平、提升旅游治理能力。(責任單位:盟文旅局、政數局、交通局、公安局、氣象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5.推進數據要素×金融服務轉型。支持金融機構融合利用科技、環保、市場監管、醫療、社保、水電氣等數據,優化信貸業務管理和保險承保理賠服務。(責任單位:盟金融監管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6.提升數據要素×城鄉治理水平。推動城市人、地、事、物、情、組織等多維度數據融通,支撐全盟公共衛生、公共安全、基層治理等各領域場景應用。因地制宜推進“智慧工地”、“物業監管”、“智慧供熱”、“智慧水務”等平臺建設,提高城市安全管理運行水平。(責任單位:盟住建局,盟委社工部;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7.提升數據要素×應急管理水平。利用“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電力監測模塊,接入監管行業的礦山、危險化學品、冶金工貿企業,完善相關企業數據,動態掌握用電異常,探索企業明停暗開行為監管。(責任單位:盟應急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8.推進數據要素×政務服務改革。常態化推進“一件事”改革,依托自治區政務服務“一件事”專題數據庫,推動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所需信息免填寫、紙質材料免提交。持續加強電子證照歸集應用,深入推動企業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等高頻電子證照在企業登記、經營、投資和工程建設等領域應用。探索“AI+政務服務”智能問答、智能搜索、智能導辦等方面創新。推廣應用自治區“一表通”系統,推進本級部門和基層數據匯聚,提升基層服務質效。(責任單位:盟政數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9.推進數據要素×醫療健康服務、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教育文化等行業應用。加強各領域數據匯聚共享,支撐商業保險產品設計,拓展智慧醫療、智能健康管理等數據應用新模式新業態。組織開展“網上年貨節”“雙品網購節”“錫林郭勒電商溯源直播”等活動,開展直播帶貨,網絡營銷推廣錫林郭勒特色農畜產品。打造“內蒙甄選平臺”,推動實現我盟及周邊地區優質商品和俄蒙進口商品等線上熱賣、全程可追溯。加強數據十公共交通,支持公交與電子支付平臺合作,提供掃碼乘車、查詢車輛等便利出行服務,建立智慧公交體系。升級學校及教研部門信息化設備,推動實現AI智能網絡巡課評課。(責任單位:盟衛健委、商務局、交通局、教育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10.征集數據要素×典型案例。在全盟范圍內征集數據要素×典型案例,選擇具有特色、示范作用明顯、復制推廣價值較大的案例,向自治區推薦申報,提升典型案例宣傳推廣效應。到2027年,形成10個以上創新應用和場景案例。(責任單位:盟政數局,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八)保障數據安全
1.加強數據安全能力保障。增強通信網絡、數據中心等關鍵基礎設施安全性,夯實數據安全底座。加強數據安全技術應用,建立完善數據安全制度規則,做好數據分類分級、訪問控制等數據安全保障,強化數據安全治理能力。定期組織開展全盟網絡安全和網絡數據安全檢查,持續開展網絡數據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和通報處置工作,提高全盟網絡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健全網絡與信息安全通報預警機制,開展常態化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通報處置,推進盟城市網絡安全綜合防治平臺建設應用,組織開展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提升網絡空間防護水平。(責任單位:盟委網信辦,盟公安局、政數局、國家安全局;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2.培育數據安全業態。積極組織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等活動,促進各地政府部門與區內外高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龍頭企業等加強數據安全領域交流合作。(責任單位:盟委網信辦;完成時限:持續推進)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盟政府職能轉變和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作用,統籌組織推進,完善評估評價機制,及時協調解決數據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二)健全制度機制。認真落實數據基礎制度,按照數據產業發展相關測算方法和評價體系,強化數據產業運行態勢監測分析。按照數據標準規范要求,提高產業貫標水平。
(三)強化政策支持。鼓勵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各自實際,研究制定相應數據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支持數據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項目,積極配合爭取國家及自治區資金支持和相關政府基金投資,在依法依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鼓勵銀行創新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業務。
(四)加大技術攻關。圍繞數據產業領域關鍵技術,積極組織申報科技計劃項目,擇優推動項目實施,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應用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
(五)抓好人才培養。支持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開展數據產業職業技能培訓,按照規定落實培訓補貼。落實《錫林郭勒盟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的實施意見》,認真抓好高端數據人才引進工作。積極推進將數據人才納入自治區職稱評定體系,做好大數據專業職稱評審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