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錫林郭勒盟聚焦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全生命周期高頻需求,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依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創新推出建設項目開工、竣工驗收、市政聯合報裝三個“一件事”集成改革,通過“高效辦、集成辦”實現審批效率大提速、企業辦事大減負,為優化營商環境注入強勁動力。
開工“一件事”——“打包整合+微改革”雙輪驅動,助推項目早開工
針對項目開工前審批事項分散等問題,將開工前置事項全面“打包”,在原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工程質量監督、安全監督、人防工程質量監督(防空地下室)、消防設計審查5項并聯審批基礎上,新增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2項事項,整合形成“一套申請材料、一張填報表單”,避免企業“多頭跑、重復報”。
在此基礎上,疊加三大“微改革”舉措,破解關鍵難題。一是分段施工許可“靈活辦”。打破“項目整體完工才能辦許可”的傳統限制,允許企業根據施工進度分階段辦理施工手續,實現“拿地即啟建、分段快推進”;二是承諾受理“容缺辦”。對非核心材料暫時缺失的項目,實行“先受理審核、后補正材料”,避免因材料細節延誤整體進度;三是材料共享“免重復”。建立審批部門間材料共享機制,企業提交的電子材料由系統自動同步至各審批環節,無需反復提交或核驗。
2025年以來,全盟已有282個項目通過線上集成辦理開工“一件事”,企業遞交材料數量同比減少31%,審批環節壓縮67%,辦理時限從原平均1個月以上大幅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如,京能錫林郭勒可再生能源項目、錫林郭勒盟伊興房地產龍晟小區二期項目、二連浩特市驛宸物資儲運中心項目,均通過“容缺受理+告知承諾”模式提前進場施工,平均開工時間較傳統流程提速至少40天,切實讓項目“快落地、快建設”。
竣工驗收“一件事”——“聯合驗收+自主選擇”精準破局,加速項目早投產
針對項目竣工后“多部門分頭驗收、驗收周期長”的痛點,整合規劃核實、消防驗收、城建檔案驗收、工程竣工驗收備案、人防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等多部門事項,構建竣工聯合驗收“一件事”主題服務模式,實現“一表申請、一窗受理、聯合驗收、限時辦結”閉環管理。改革創新推出“自主選擇驗收模式”,建設單位可根據項目實際需求,自主選擇“分段聯合驗收”(如主體結構完工后先驗收、后續工程完工后再驗收)或“集中聯合驗收”(項目整體完工后一次性驗收),最大程度適配不同項目的進度需求。
2025年以來,全盟已辦理竣工聯合驗收“一件事”項目181個,驗收時限從原平均45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內,平均提速1個月以上。如,巨華?匯豪名都住宅小區、二連市富皇汽貿修配物流園區C區C-2#樓項目,通過“集中聯合驗收”后即時完成備案,實現“驗收即備案、建成即投運”;太仆寺旗第四中學消防維修改造項目因改革紅利提前1個月投用,直接保障了新學期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讓改革成效惠及民生。
市政聯合報裝“一件事”——“集成服務+機制創新”協同發力,實現配套早到位
為解決項目竣工后水電氣暖網“分頭報裝、接入慢”的問題,從制度、系統、服務三方面發力,構建市政報裝“一站式”解決方案。一是制度先行定標準。印發《錫林郭勒盟水電氣暖網聯合報裝“一件事”工作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責邊界、辦理流程與時限標準,杜絕“多頭管理、推諉扯皮”。二是系統升級提效率。升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市政公用服務一件事”模塊,實現水電氣暖網報裝事項線上“一站式提交、全數據共享”。三是服務定制優體驗。推出“套餐式+點單式”服務,企業可根據實際需求自主選擇“全套餐”(水電氣暖網全接入)或“單點服務”(僅辦理一項接入),避免“強制捆綁、冗余辦理”。
同時,建立兩大創新機制,破解實踐痛點。一是“零觸聯批+承諾辦理”。企業線上提交申請后,審批部門通過數據共享核驗企業信息,無需企業到場提交紙質材料,實現“線上辦、零跑腿”;二是“最多挖一次”共建共管。在滿足工程質量、安全及技術標準等要求的前提下,統籌水、電、氣、網外線工程施工計劃,實行“一次開挖、同步施工”,避免道路重復開挖,既降低企業建設成本,也減少對城市交通與環境的影響。目前,市政聯合報裝并聯審批事項1個工作日內即可辦結,告知承諾事項0.5個工作日內辦結,真正實現“報裝無感、接通有感”;改革實施以來,全盟已辦理聯合報裝事項62件,企業接入市政配套的效率與體驗顯著提升。
三個“一件事”集成改革,實現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腿”,通過流程再造與服務升級,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強了企業投資信心。下一步,錫林郭勒盟將持續優化改革舉措,推動更多工程建設領域事項實現“集成辦、高效辦”,為全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優的政務服務保障。
關注錫林郭勒盟政務門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