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揮信用信息在創新應急管理監管體制機制、提高監管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領域誠信體系建設,根據《錫林郭勒盟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實施方案》(錫應急函發(2024)33號)、《烏拉蓋管理區誠信建設工程實施方案》(錫烏管發(2024)2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及系列會議精神,切實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要求和盟委行署決策部署,按照依法依規、改革創新、協同共治的基本原則,推動監管方式創新,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提升監管工作精準性和高效性,推動我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目標
2024年度,積極開展信用宣傳和應用企業信用報告,結合“雙隨機”“十公示”與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推動聯合懲戒和信用修復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監管工作,信用監管工作落實到位。
三、領導小組
組? 長:劉成勇? ?黨委書記
馮?斌? ?局長
副組長: 李海波? ?副局長
李?超? ?副局長
成? 員:任建寶? ?辦公室主任
王?頊? ?綜合災害防治股負責人
胡泉峰? ?礦山監督管理股負責人
孫?磊???危化冶金工貿綜合股負責人
安全生產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礦山安全監管股,工作人員由礦山監管股及危化冶金工貿綜合股人員組成,負責的日常工作。
四、主要任務
(一)政務公開和信用信息歸集
加強信用信息公開。依托國家有關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互聯網+監管”平臺等途徑,對依法應當主動公示的行政許可、處罰、強制、確認、裁決、獎勵、監督檢查、征收給付、補償等信息進行公示。
(二)信易+審批
強化信用承諾。對行政相對人申請材料實行容缺辦理根據權責清單簽訂材料真實性承諾書。對信用程度較高的企業加快辦理進度,開通綠色通道;對信用較差的企業,一方面加強材料審核,嚴格審批流程,另一方面運用行政指導,開展信用修復。
拓展運用信用報告。鼓勵企業主動運用信用報告,加快提升審批服務效能。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準入審核和日常監管等事項中,充分發揮企業信用信息報告作用。
(三)信用+監管
擴大企業承諾覆蓋面。按照盟應急管理局《關于開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信用承諾工作的通知》(錫應急發(2020)91號)規定,開展自查并簽訂真實性承諾書,將承諾書歸集到國家有關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在企業專項檢查中,實行重點企業全覆蓋和一般企業“雙隨機”抽查,對抽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公示。對守信企業踐諾行為和失信企業違法事實錄入國家有關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四)分級分類監管
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根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印發非煤礦山安全風險分級監管辦法的通知》(礦安(2023)1號)和《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關于印發推進安全生產分級分類執法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內應急字(2021)126號)等政策文件規定,在前期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執法的基礎上,結合應急管理和安全監管實際,對重點企業和一般企業采取不同策略,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執法。按照“分級屬地”的原則,對重點企業和近三年發生過生產安全事故的企業在一年全覆蓋檢查的基礎上,根據信用情況,采取提供行政指導等增益性服務的形式,幫助企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對一般企業在三年全覆蓋的基礎上,對信用較好的企業減少抽查和專項整治檢查次數;對信用較差的企業,采取嚴格監管的形式,管理區應急管理部門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檢查頻次,依法實施監管。
(五)聯合懲戒
依法開展聯合懲戒。根據《安全生產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管理辦法》(應急管理部令第11號)規定,按照“誰處罰、誰決定、誰負責”的原則,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急管理部門負責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管理工作,將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相關信息錄入安全生產信用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國家有關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部門政府網站等公示嚴重失信主體信息,推進與其他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共用,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對存在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采取加大執法檢查頻次、暫停項目審批、行業或者職業禁入等聯合懲戒措施,并向社會公示。
(六)誠信建設
開展安全生產誠信宣傳。通過各種渠道,結合各類宣傳活動,面向全社會開展誠信宣傳,營造良好誠信氛圍。深入細致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加強企業運用、維護、提升信用能力。積極宣傳信用監管措施及其成效,引導企業認識、配合信用監管,形成全社會運用信用信息的有利局面。
(七)信用修復和權益保護
提供良好的信用修復服務。按照《盟發改委關于實行行政處罰決定書與信用修復告知書“兩書同達”工作制度的通知》(錫發改財金字(2024)3號)要求,切實做好行政處罰決定書與信用修復告知書同時送達工作,加快推動協同聯動、一網通辦工作,為失信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復服務。失信市場主體在規定期限內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可通過作出信用承諾、完成信用整改、通過信用核查等方式開展信用修復。修復完成后,要按程序及時停止公示其失信記錄,終止實施聯合懲戒措施。
加強權益保護。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公共信用信息安全。對歸集信息進行脫敏處理。嚴肅查處違規泄露、篡改信用信息或利用信用信息謀私等行為。建立健全信用信息異議投訴制度,加快核實反饋,及時做出處理。對錯誤采取聯合懲戒的行為,要及時消除不良影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誠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及時研究開展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和重大事項。加強工作中創新運用信用監管,宣傳信用政策,提升企業誠信意識。
? ? ? ? (二)強化主體責任。對照實施方案,按照職責分工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和失信修復,依法開展聯合懲戒,有力有序推動工作落實。
(三)抓好示范推廣和宣傳。圍繞信用承諾、信用修復、聯合懲戒等關鍵環節,深入研究分析,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形成工作特色和亮點。加強基層和一線人員的指導和培訓,加大信用宣傳工作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關注錫林郭勒盟政務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