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聚焦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的共性痛點,以“信用賦能”為突破口,通過推廣“個體蒙信貸”金融產品,構建起“數據跑路代替商戶跑腿、信用價值轉化發展資金”的服務新模式,為優化營商環境注入了鮮活動力。
破題:讓“誠信經營”成為融資“硬通貨”。“個體蒙信貸”由自治區市監局、政數局、農信社聯合推出,專為個體工商戶量身打造——無需抵押擔保,僅憑信用即可申請最高500萬元純信用貸款。它打破了“無抵押難貸款”的傳統壁壘,將個體工商戶的“誠信經營記錄”轉化為可量化的“融資信用資產”,讓“信用越好,融資越易”從理念變為現實。
賦能:全流程優化讓融資“又快又省”。“個體蒙信貸”的核心優勢,在于通過“線上數據整合+線下精準服務”,大幅壓縮融資時間成本與流程成本,讓個體工商戶少跑腿、好辦事,從提交申請到資金到賬僅用3個工作日。
拓面:多維推廣讓政策紅利“直達末梢”。錫林郭勒盟市場監管局聯合當地農商銀行,打出 “精準宣傳 + 主動服務” 組合拳,確保政策紅利精準觸達每一個有需要的市場主體。截至目前,實地調研及電話走訪個體工商戶 7985戶,為 1522戶成功授信 4.6344 億元。越來越多的個體經營者,借助“個體蒙信貸” 獲得發展資金,不僅有效緩解了經營壓力,更堅定了擴大經營、誠信發展的信心。
成效:信用與經濟形成“良性循環”。從“融資難”到“融資易”,從“信用無形”到“信用有價”,錫林郭勒盟以“個體蒙信貸”為抓手,用精準服務激活了個體經濟的“一池春水”。這一實踐證明,優化營商環境既要解決“急難愁盼”,更要構建長效機制——讓信用成為市場運行的“通行證”,讓服務成為發展的“助推器”,才能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關注錫林郭勒盟政務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