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項目對接伊始,就有服務專班全程跟進,特別是‘拿地即開工’模式,為我們節省了至少3個月時間!”10月9日,談起企業在包頭的快速發展,緯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客戶總監陸雙雙對營商環境贊不絕口。這家全球領先的鋅基液流電池企業,正是包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受益者和見證者。
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包頭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打出服務“組合拳”,為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和企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針對重大項目,包頭建立全流程服務專班和調度監測平臺,實施區領導包聯機制,按周跟蹤項目進展,及時破解建設堵點。以緯景儲能為例,市、區兩級發展改革委聯合提供“全周期護航”服務,定期協調解決用地、審批等關鍵問題。在要素保障上,優先滿足項目用地,優化施工許可流程,顯著壓縮建設周期。
“能評、環評、安評等復雜手續,由當地發展改革委牽頭多部門聯動審批,效率大幅提升,極大減輕了企業前期投資壓力。”陸雙雙表示,政府還積極協助企業申報綠色供電項目,推動“新能源+儲能”一體化發展,讓企業真切感受到包頭營商環境的“溫度”與“速度”。
“我們通過信易貸平臺為610戶企業發放貸款超過19億元,其中純信用貸款達13.98億元。”包頭市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促進科科長劉宏濤介紹,當地已成功將3個民間投資項目納入國家重點項目庫,審批時限壓縮90%以上。
為破解民營企業痛點難點,包頭推出多項創新服務,依托專班和調度平臺全程保障項目開復工;通過“三在兩找”機制幫助本土企業對接合作、釋放產能;針對融資難題,多措并舉緩解企業壓力。在政策落實上,提供“一對一”輔導幫助企業申報國家重點項目,2025年首批申報通過率和項目數量均居內蒙古自治區首位。
審批服務優化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目前,包頭市審批類、核準類項目立項及節能審查由30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備案類項目實現“當天辦結、隨報隨辦”。同時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行“非禁即入”,建立案例歸集和通報制度,堅決破除各類隱性壁壘。

關注錫林郭勒盟政務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