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辦房地產資質要反復跑窗口問流程,現在工作人員全程陪著辦,從材料準備到線上申報都講得明明白白,3天就拿到了資質證書。”近日,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剛辦完業務的某房地產開發企業辦事員李艷紅手持嶄新的資質證書,對新推出的“閉環陪辦”服務贊不絕口。
這一暖心場景,正是我市今年以來聚焦企業群眾需求,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暖心辦”深度轉變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我市錨定“強機制、補短板、優服務”工作主線,以企業群眾辦事體驗為核心,打出政務服務優化“組合拳”,通過數字化賦能、流程再造、服務升級,持續提升辦事便捷度,讓政務服務既有效率又有溫度,為營商環境優化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免證辦”服務的先行者,我市在數字化政務建設上持續發力,自主研發數據調用核驗系統,目前已實現電子證照、證明事項等 75類材料、2717項政務服務事項“免證辦”,徹底改變了過去“帶證辦、多頭跑”的局面。
“現在辦事不用帶一堆證件,在手機上點一點就能搞定,太方便了!”市民張偉在辦理社保業務時,僅通過電子證照核驗便完成了手續辦理,對“免證辦”服務的便捷性連連稱贊。
今年,我市進一步擴大數據共享范圍,新增企業投資項目備案、低保證明等8類數據資源接入系統,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覆蓋領域持續拓展。
“智慧”賦能是推動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的關鍵。記者從市行政審批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了解到,我市營商環境無感監測系統已進入調試階段,即將正式上線運行。該系統整合了企業掃碼反饋、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政務服務平臺等多渠道數據,通過儀表盤、折線圖等可視化形式,對政務服務指標評價、企業動態監控、問題預警督辦等進行全量化、全周期管理。該系統能自動分析各部門指標表現,不僅大幅減少了人工統計的工作量,還能更精準地發現企業群眾辦事中的痛點堵點,集中精力解決實際問題。
政務服務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專業高效的服務隊伍。為強化工作人員服務能力,我市構建了系統化培訓體系,培訓內容涵蓋現代政務服務理念、高效溝通技巧、情緒管理方法等核心模塊,同時常態化開展服務禮儀培訓,從言行舉止、服務態度等細節入手,規范窗口人員服務標準,全面提升政務服務隊伍整體形象。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開展各類培訓107場次,覆蓋人員超2000人次。針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此前存在的功能不完善問題,我市還專項優化系統“退件”“暫停”操作流程,新增系統催辦功能,實時提醒審批人員及時審核材料;同時設置“退件”二次確認環節,有效避免誤操作導致的不必要退件。目前該優化功能已在系統內正式啟用,審批效率顯著提升。
在提升政務服務“軟實力”的同時,我市圍繞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破壁壘、強賦能,為企業成長搭建“快車道”。助企服務上,建立市、區、園區三級聯動體系,通過“承諾制+全代辦”為139家企業提供204次全周期服務,線上企業服務空間吸引3.1萬家企業注冊,153條惠企政策實時更新,“政企約見”模塊讓企業需求“云端響應”;市場準入上,企業開辦、變更、注銷等“五個事項”實現“一網申請、一次填報、一網通辦”,上半年全市新增經營主體4436戶;金融支持上,創新推出“水權貸”“電能通貸”,3家企業通過“電能通貸”完成1.6億元電費繳納,5筆“水權貸”累計發放5847萬元,將沉睡資源轉化為企業發展活水;對外貿易上,借助天津港30%周轉儲存費用優惠政策,推動AEO認證、二手車出口實現突破,助力企業“走出去”更順暢。
“政務服務優化沒有終點,我們會持續通過實地走訪、政企懇談會等方式,傾聽企業訴求、回應群眾關切。”市行政審批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優化營商環境科科長楊樂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以政務服務優化作為營商環境建設的突破口,不斷擦亮便捷、暖心的政務服務品牌,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關注錫林郭勒盟政務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