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東烏珠穆沁草原,本該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愜意景象,可在呼熱圖淖爾至呼熱圖諾爾的方向,一條坑洼的自然路卻成了這片草原上的“不和諧音符”。“這幾段路以前都是自然路,道路狀況很差,路面常年崎嶇不平,每到夏季雨天便泥濘不堪,車輛難以通行;冬季則極易積雪結冰,頻繁出現道路受阻、交通中斷的情況,不僅影響牧民日常出行,更制約了畜產品運輸效率。這路啊都成了我們和群眾的‘心頭愁’”,東烏珠穆沁旗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包淑梅向記者說道。“現在項目落地,我們終于能夠卸下這塊壓在心頭的大石頭,用‘以路治沙’的好辦法破解難題了!”
近日,東烏珠穆沁旗2025年“以路治沙”重點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作為全盟統籌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的關鍵工程,此次新建的4項“以路治沙”項目總建設里程達196.5公里,帶動治沙面積達到23萬畝,計劃總投資21045萬元,涵蓋阿如芒哈(S206)至哈力金高畢段23.4公里、都日布勒吉至哈力金高畢段52.4公里、呼熱圖淖爾至呼熱圖諾爾段39.2公里,以及霍爾其格至嘎達布其段81.5公里。
“以路治沙”項目是東烏珠穆沁旗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實踐,更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民生工程。據了解,該項目施工及監理單位正集中推進路基建設工程。旗交通局副局長包淑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項目建設始終堅持“治沙與修路并重、生態與民生兼顧”的原則,嚴格落實生態保護要求,貫徹綠色低碳理念,減少對周邊草原生態的影響,同時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確保建成的公路既耐用又安全,真正成為群眾滿意的“放心路”“幸福路”。
東烏珠穆沁旗“以路治沙”項目的實施,將有效解決周邊500余名牧戶的出行難題,大幅改善道路行駛狀況,顯著提高運輸效率,既方便牧民群眾日常購物、就醫、求學等出行需求,也為畜產品及時外運提供暢通渠道,助力牧民增收致富。這條公路將渾善達克沙漠與烏珠穆沁治理區分塊隔離,能夠有效遏制沙漠擴張,發揮防沙固沙作用,實現“以路治沙”的生態目標,為守護草原生態屏障、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奠定堅實基礎。
從“行路難”到“暢通行”,從“治沙攻堅”到“生態富民”,東烏珠穆沁旗“以路治沙”項目不僅是一條連接城鄉的交通線,更是一條承載著牧民期盼的民生線、一條守護生態安全的綠色線。未來,隨著項目的建成投用,東烏珠穆沁旗將在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為建設美麗幸福新牧區書寫新的篇章。
關注錫林郭勒盟政務門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