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第四個就是“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把新時代改革開放事業推向新境界。今天,小編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邀您一起學習領悟。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我們現在的關鍵一招還是改革開放。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現在,推進改革矛盾多、難度大,但不改不行。我們要拿出勇氣,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既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我們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持守正創新,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奮力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2024年12月16日,習近平在紀念喬石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
黨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這是黨中央對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推出一批戰略性、創造性、引領性改革,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競爭力;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提升民營經濟發展信心,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在重點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要統籌謀劃好教育科技人才、政治、法治、文化、社會、生態、國家安全和黨的建設領域的改革。注重完善改革落實機制,推動改革舉措落地見效,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2023年2月28日,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我們要順應時代發展新趨勢、實踐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以改革到底的堅強決心,動真格、敢碰硬,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堅決破除一切制約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加快形成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協同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等各領域改革,全方位為中國式現代化源源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2023年12月26日,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持續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要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要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要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有效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障礙,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要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要加大制度型開放力度,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2024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優化區域開放布局,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我們敞開大門,誰來同我們合作都歡迎。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中國將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擴大市場準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提升現代服務業開放水平。我們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我們將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展望未來,隨著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中國必將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為各國工商界提供更大空間。
——2023年8月22日,習近平在2023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閉幕式上的致辭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改革越深入,對開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開放水平越高,對改革的促進作用就越大。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化外貿、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鼓勵首創性、集成式探索,打造開放層次更高、輻射作用更強的改革開放新高地。
——2024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中國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著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基礎上推進的,具備堅實基礎和有利條件。要運用好已有的改革成果和重要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全力抓好改革任務的組織實施。
——2024年8月29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把發展立足點放在高質量發展上,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沖擊,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我們將制定“十五五”規劃建議,向著宏偉目標接續奮進。
——2025年1月27日,習近平在202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中國經濟發展勢頭不錯,今年前三季度增長率達5.2%,對全球的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4%,這是克服內外困難實現的,來之不易。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規模、韌性、潛力都比較大,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未來5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議。70多年來,我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從來沒有想挑戰誰、取代誰,而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這是中國成功的重要密碼。中國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著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相信這也將為中美合作開辟更廣闊空間。
——2025年10月30日,習近平在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