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錫盟深入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統籌抓好“菜籃子”工程,全力推進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在倒茬輪作、蔬菜價格穩定、銷售渠道暢通等利好因素推動下,全盟蔬菜及食用菌面積和產量均實現穩步增長。
一、基本情況
(一)蔬菜瓜果種植面積首超20萬畝。上半年,全盟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達23.29萬畝,增長27.0%,創歷年新高;瓜果類種植面積2929.35畝,增長40.8%。從蔬菜品種看,豆類、根莖類、茄果類、白菜類和瓜菜類增速較快,分別增長78.0%、54.5%、32.8%、30.3%和18.6%。其中,根莖類、白菜類和瓜菜類對全盟蔬菜面積的拉動較大,分別上拉全盟蔬菜種植面積增長12.3、7.6和4.4個百分點。瓜果類中,香瓜和西瓜種植面積增長較快,分別增長84.1%和36.9%,上拉全盟瓜果類面積增長6.7個百分點和33.7個百分點。
(二)蔬菜及食用菌產量供給能力增強。隨著田間管理及生產水平的提高,蔬菜生產形勢總體向好。上半年,全盟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04萬噸,增長10.0%。從品種看,食用菌、甘藍類、根莖類和瓜菜類分別增長1.1倍、38.2%、22.2%和12.7%,上拉全盟蔬菜及食用菌產量7.3、0.3、1.0和1.5個百分點。從地區看,蘇尼特右旗、錫林浩特市和多倫縣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分別增長3.9倍、11.2%和10.6%,分別上拉全盟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6.9、3.3和1.1個百分點。
(三)蔬菜銷售渠道穩定,種植積極性提高。從上半年的蔬菜種植情況看,胡蘿卜、白菜和南瓜等蔬菜品種受種植戶種植經驗豐富、外地客商上門收購、銷售渠道穩定等有利因素影響,種植戶積極性提升,此類蔬菜面積大幅增長,分別增長45.6%、30.3%和20.3%。從地區看,太仆寺旗胡蘿卜、白菜和南瓜種植面積分別增長2.8倍、35.4%和33.0%;正藍旗胡蘿卜和南瓜種植面積分別增長54.6%和1倍;錫林浩特市白菜種植面積增長52.6%。
(四)特色種植業受歡迎,促進穩產增收。食用菌種植有投入少、周期短、生長快等特點,因此,近年來部分地區充分利用一些閑置設施大棚進行改造提升,為北京、河北等地承包商開展訂單種植,成為當地特色種植業。上半年,全盟食用菌產量1339.40噸,增長1.1倍。主要集中在蘇尼特右旗和多倫縣,其中,蘇尼特右旗今年新生產687.50噸,上拉全盟食用菌產量105.6個百分點;多倫縣生產651.40噸,增長11.6%,上拉全盟食用菌產量10.4個百分點。
(五)瓜果類產量增速放緩。上半年,全盟瓜果類產量179.00噸,下降27.9%。其中西瓜和香瓜產量分別下降39.4%和21.5%,下拉全盟瓜果類產量21.8個百分點和8.9個百分點。蘇尼特右旗和錫林浩特市因受上年在大棚種植西瓜和香瓜等瓜果經濟效益不好影響,本年大棚改種蔬菜,本年度全盟瓜果主要以大田為主,集中在二季度種植,尚未收成,導致上半年瓜果類產量較同期下降。
二、存在問題
從上半年的數據看,全盟蔬菜瓜果生產情況穩中有增,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亟需注意。一是蔬菜種植地區分布不均,錫盟蔬菜種植主要集中在太仆寺旗和多倫縣,種植面積合計占全盟的88%,其他地區種蔬菜植面積僅占12%(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和東烏珠穆沁旗不種蔬菜);二是蔬菜品種不夠豐富,從目前數據情況看,全盟蔬菜種植主要以根莖類、瓜菜類、白菜類和甘藍類等大眾蔬菜為主,種植面積占全盟蔬菜種植面積的88%,反季蔬菜和特色蔬菜較少。本地蔬菜品種和類型不夠豐富,主要靠盟外補給。
三、對策建議
(一)提升蔬菜種植積極性。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完善農業機械化,改善交通運輸條件,為偏遠地區蔬菜生產發展做好各項基礎設施保障。為種植戶有效解決秋季洪澇災害等問題,促進增產增收、提升農業生產安全性,全方位保障種菜收益,激發農民種植蔬菜積極性。
(二)提高蔬菜產能。大力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實施良種引進,提高蔬菜產量,做好優質蔬菜和新技術的試驗推廣工作。加快蔬菜種植由露地種植轉向大棚種植、大棚種植由季節性應用轉向常年性應用、種苗由農戶自育向工廠化育苗的轉變,切實提高蔬菜四季生產能力。
(三)打造優質蔬菜品牌。建議制定促進加快蔬菜產業化發展的相關政策和制度,在資金、用地、科技、人才、金融等方面予以支持,引進精深加工企業,建立蔬菜生產、銷售精深加工產業鏈,打造優質蔬菜品牌,提高蔬菜種植效益。
關注錫林郭勒盟政務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