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加大數據共享工作力度,落實數據交換“雙向審核、雙向認定”要求,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錫林郭勒盟民政局不斷健全完善社會救助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機制,精準識別社會救助保障對象,為高效落實各項社會救助政策提供強有力支撐。
一是精細核對,強化困難群眾精準識別。嚴把困難群眾保障“入口關”,堅持“逢進必核”原則,不斷健全完善核對機制,采取“線上+線下”的核對方式,全面開展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申請對象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定期開展在享對象家庭經濟狀況復核。截至目前,全盟開展低收入家庭核對數據累計18萬條,出具核對報告8.5萬份,為救助對象精準研判甄別作出參考依據,全盟城鄉低保動態調整9607人,特困人員動態調整380人。
二是雙向認定,強化防返貧監測對象監測摸排。民政部門定期將待審核的低保申請對象反饋給農牧部門,由農牧部門同步開展防返貧監測對象的識別認定;同時要協調農牧部門在識別納入監測對象時,將整戶無勞動能力、需要落實兜底保障政策的人員名單及時反饋民政部門,通過數據交換實現“雙向審核、雙向認定”,及時將其中符合條件的納入兜底保障范圍,確?!皯1M保、應兜盡兜”。
三是統籌協調,強化外部數據核查比對。切實發揮分層分類社會救助機制作用,定期按月與農牧、人社、醫保、殘聯、教育等部門數據共享,強化外部數據核查比對,提高社會救助對象認定精準度。截至目前,盟民政局推送社會救助數據72萬條,各旗縣(市)區民政與相關部門進行數據比對累計10.4萬條,常態化掌握低收入人口就業情況、家庭支出、困難情形等變化情況。
四是數字賦能,強化居民家庭核對能力。依托內蒙古自治區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建立盟級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匯集8.31萬條人員信息,對7.6萬戶低收入家庭開展線上監測預警,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為困難群眾提供精準化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服務。今年以來完成處置疑點數據4412條,不符合標準清退617條,符合標準繼續保障3795條。
關注錫林郭勒盟政務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