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城市先行區:錫林郭勒盟的綠色崛起
- 訪談時間: 2025年10月23日
- 訪談嘉賓: 訪談嘉賓:錫林郭勒盟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澎
- 訪談簡介: 為貫徹落實美麗中國和美麗內蒙古建設要求,錫林郭勒盟積極探索美麗城市建設實踐,提出建設美麗城市先行區,并組織編制《錫林郭勒盟美麗城市先行區建設實施方案》。通過征求盟直相關部門、各旗縣市區意見建議、專家評審、經行署同意,于2025年8月28日印發實施。
主持人:請問,《實施方案》出臺背景是什么?
嘉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美麗中國建設作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持續深入推進。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目標;十九大將美麗中國納入國家現代化戰略目標,明確提出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的宏偉藍圖;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2025年1月,生態環境部等11部委印發《美麗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推動50個左右美麗城市建設取得標志性成果。到2035年,美麗城市建設實現全覆蓋”。2025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美麗城市先行區建設申報工作方案(試行)》,組織開展美麗城市先行區建設申報工作。按照上述政策要求,2025年4月22日,行署召開第11次常務會,責成盟生態環境局牽頭組織開展美麗城市先行區建設申報相關工作。2025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美麗城市及先行區建設的通知》,錫林郭勒盟被納入自治區美麗城市先行區建設名單,同時被納入推薦國家美麗城市先行區建設名單。
主持人:建設美麗城市先行區我盟有哪些方面的優勢?
嘉賓:我盟在地理區位、生態地位上都有著很大優勢,并且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方面在全自治區領先,因此建設美麗城市先行區具有不可替代的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
下面從5個方面著重介紹一下,一是綠色低碳建設實績突出。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形成,打造現代能源、現代裝備制造等七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新能源裝機規模及發電規模穩居自治區第一,創建國家及自治區級綠色工廠18家。農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成效日益凸顯,2024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3%以上,農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全力打造農畜產品品牌,完成多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多個公用品牌入選國家級典型案例或國家級榮譽稱號。旅游業全面提升,2024年,錫林郭勒盟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45.43億元,同比增長12.53%;接待游客超1819.68萬人次,同比增長11.61%。二是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我盟在自治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3年獲得優秀等級,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連續五年穩居全區首位,在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穩居前十位。水環境質量長期保持向好態勢,各地區水質空間達標率均為100%,生態系統質量生態功能穩步提升,2011-2024年,累計完成林草生態建設任務3250多萬畝。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成效顯著,礦山治理面積達350平方公里。三是生態宜居建設成效顯著。“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綠色生活圈逐步建立,2024年,全盟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2.8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4.86平方米,遠高于全國和自治區平均水平。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顯著提升,13個旗縣市(區)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污水處理率達到98.42%,高于自治區95%的要求。2024年,錫林郭勒盟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5.54%,較2016年提升42.24個百分點。2022年,我盟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盟稱號,截至目前獲得命名的國家和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達6個,居自治區首位。在這基礎上,2025年自治區黨委將錫林郭勒盟確定為全方位推進“兩山”轉化實踐先行地區。四是安全健康建設扎實有利。近年來對重點行業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開展生態環境托管(環保管家)試點服務,全盟共255家重點企業和3個工業園區成功實施第三方生態環境托管模式。五是智慧高效建設創新突破。生態環境一網監測逐步實現,建成智慧環保平臺,實現對全盟水、氣、聲、土、污染源、固廢等生態環境全要素進行全方位監管,目前已收錄8.6億余條數據。依托錫林郭勒應急調度揮中心,初步建成了“一網統管1.0”,搭建起“112N3”的框架體系(即一個底座、一個中心、兩級“一網統管”基礎平臺、N項主題應用、三類保障體系)。




?蒙公網安備15250202000163號